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上海電影博物館 珍藏中正劍

中央社/ 2014.02.01 00:00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台北1日電)上海電影博物館去年中對外開放,館中3000多件藏品,有黃埔軍校二期的「中正劍」;在華語電影的發展歷史上,上海電影集團則不遺餘力充實軟體創意。

「中正劍」是故總統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時,贈送給優秀學生及有功部屬的隨身短劍,上影博物館有藏品兩把,目前展出的是1925年、黃埔二期的中正劍,劍柄上「蔣中正贈」字樣仍清晰可見。

上影博物館告訴中央社,這把中正劍曾參與哪部影片拍攝已不可考,後來整理道具,還發現另一把非黃埔軍校的中正劍,兩把都已列為館藏。

上影博物館介紹,大陸每年仍拍攝抗戰影片或戰爭電視劇,目前展出藏品只是一小部份,館內不完全統計,同集團的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有不同年代槍砲武器,各種道具的數量可達一正規師的規模。

大陸文化產業發展在硬體上有更佳條件,是不爭事實。台灣導演李安當年拍攝色戒,要呈現張愛玲筆下的十里洋場,上海電影集團耗資人民幣百萬元在車墩重建當年南京路街景,電影中王佳芝行刺易先生前曾歇息片刻凱斯令咖啡館,現成了不少人造訪當地合影的景點。

李安當年以色戒報名威尼斯影展,堅持出品地填寫台灣,在大陸曾引起不少討論;去年落成上海電影博物館,名人牆上則仍有李安頭像,同面牆還有香港導演王家衛、香港演員梁朝偉及張曼玉等人。

上影博物館講述中國電影發展史時,除介紹已故影視大亨邵逸夫當年創立的天一影片公司外,也紀錄台灣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中央電影公司過去在華人影史上的貢獻。

上海電影博物館隸屬於上海電影集團,上影集團在上海國企改革中,可說是最早成功轉型、邁向市場化的表率。

追溯電影在中國的發展,可考資料顯示,在世界出現電影後的隔年、也就是1896年,有影片傳入中國。當年8月11日,上海閘北一私家花園內表演娛樂節目時、穿插放映外國人帶入的影片,是中國最早播放電影紀錄。中國當時稱電影為「西洋影戲」或「電光影戲」。

北京有中國電影博物館,而上海電影博物館除呈現過去上海在華語電影扮演的角色外,還深耕電影教育,參觀者可體驗電影配音、音效製作等後製過程,7年間蓋好硬體大樓,接下來充實教育軟體的工作,揭幕後正上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