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打造友善無障礙社會 台灣需扭轉觀念

中央廣播電台/沈雅雯 2014.02.01 00:00
坐輪椅、拿拐杖、推著嬰兒車,不只是殘障朋友、一般人在生活中也可能會有行動不便的時候,但是社會對於無障礙設施的觀念還不足,許多人的行動因此處處受限、甚至足不出戶。民間團體在2年前開始推動「我愛無障礙生活」計畫,就是希望社會大眾扭轉觀念,讓無障礙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風景。

◎ 耍浪漫差點變災難 輪椅族好心酸

農曆春節假期長,適合全家扶老攜幼出門走春,不過,台灣的友善餐廳還不夠普及,如果家裡有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需要嬰兒車的小嬰兒,或者是身障者,想要全家開心出遊,就變成一項艱鉅的挑戰。

罹患小兒麻痺症、需要靠輪椅行動的尤亞文就回憶,有次他和太太到淡水看夕陽,本來是個美好的約會,最後卻是輪椅快沒電,還找不到一家合適的餐廳。他說:『(原音)我跟我太太有一次去看夕陽,本來想說晚上好好找個餐廳吃個飯,後來我們走了整條街,竟然找不到一家我們可以進去;更麻煩的是,天晚了,我的電動輪椅快沒電,那時候滿緊張的,也沒有其他資訊,後來我們靈機一動,趕快繞到巷子裡面去,就隨便找一家路邊攤那種平價商店、快炒店,將就吃一下。』

身為輪椅族,一般人眼中小小的階梯、間隙都可能變成大麻煩,更別說餐廳要是在地下室或是2樓,更是折騰。罹患肌肉萎縮症、平常使用輪椅代步的張彥逸說:『(原音)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我很擔心被用背或用抱的,因為那個餐廳在地下一樓或是2樓,用背或用抱其實很危險,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移位技巧,或背、抱的技巧。再來就是人家好心抱你,可是沒有注意到細節,不小心跌倒,我也受傷,我們兩個都很過意不去。』

◎ 調查台北用餐地圖 缺無障礙廁所最痛苦

只是因為行動不便,就沒有自由生活、享受美食、逛街、看電影的權利嗎?為了打破生活空間中種種不友善的障礙,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罕見疾病基金會與交通大學等單位2年前展開「我愛無障礙生活」計畫,由身障者擔任特派員,針對餐廳、電影院、交通等資訊進行調查。

擔任特派員的尤亞文說,行動不便者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無障礙廁所,以前他出門常常不敢喝水、喝湯,就是怕內急時找廁所找得團團轉。他說:『(原音)目前我在訪視餐廳裡面,我們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餐廳幾乎沒有合適的身心障礙廁所,大部分就是有階梯、門太窄,還有就是迴旋空間不夠,有時候勉強進去,門卻沒有辦法關上,都會有這些問題。』

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黃蔚綱則說,百貨公司的無障礙設施通常較齊全,但是他們也發現有的百貨公司門口有台階,對使用輪椅的人來說,就像是難以跨越的鴻溝。殘障聯盟行政組長張嘉玲也指出,台灣的視障者約有5萬多人,可是全台有「點字菜單」的餐廳少之又少,使得視障者用餐時常常遇到困難。

◎ 扭轉觀念 處處有愛無礙

民間團體結合教育部的資源,在特派員上山下海、親身體驗下,蒐集推薦適合行動不便者的餐廳,推出全球第一本「友善台北好餐廳500家指南」及「友善台北好餐廳APP」,獲得熱烈歡迎,手機APP短短半年就有6萬多人下載。參與設計工作的交大介面設計師劉美榆說:『(原音)我們這個照片就會告訴這些不方便的朋友,坐輪椅的話,門口你到底進不進得去,我們收錄進來的友善餐廳,除了門口平坦之外,他的門的寬度,他們可以判斷這個寬度我進不進得去。因為輪椅有200多種,寬度、高度都不同,所以我們連容隙空間都會照到特派員的輪椅,讓他們去做判斷。』

劉美榆說,2年前APP試用版上路,新聞一曝光,香港的民間團體隔天就積極宣傳,告訴香港的民眾來台灣一定要下載這個APP,才能暢行無阻,足見友善環境資訊的重要性。

投入程式開發好幾年時間,劉美榆說,她深深體會到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不方便的時刻,打造一個無障礙環境不只是為了少數殘障者,也是為了自己。對殘障者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資訊平權、公平對待。社會應該要扭轉觀念,讓無障礙設施成為環境中最溫暖而不可或缺的風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