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立報犇報聯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中)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4.01.29 00:00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中)

  台灣在東亞的變局之中,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立場?站在台灣的立場,我不得不說,我對馬英九是非常失望的。馬政府現在還是接受一中框架,在此框架之下有兩個政府,馬政府當然希望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大陸當然希望由自己代表中國。但是政府就是朝代的名稱,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朝代,這跟前面的清朝、明朝、元朝、宋朝都是一樣的,只是朝代名稱,中國是永遠存在的。針對釣魚島問題,馬英九也許有美國和日本的壓力,不方便公開表態在釣魚島和南海諸島上要和大陸聯手對外,但對於中共捍衛釣魚島的主權、建立東海防空識別區,馬政府在那裡「遺憾」什麼?大陸為什麼需要跟我們諮商呢?這是非常荒謬的立場,主要就是為了討好美國,要「親美、友日」。

  至於台灣將來往何處去?從大局來看,台灣一定會回歸中國,和平的回歸與統一,這是兩岸共同的願望。從國際趨勢來看,美國正在式微,中國正在崛起,將來總有兩條線交叉、達到平衡點的一天,所以台灣若是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就因該堅持和平統一。台獨是非常荒謬的一群人,我們經濟上倚賴大陸,可是心都向著美國、日本。從樂觀的角度來說,台灣是移民社會,可塑性高,不要以為鐵桿台獨永遠都是鐵桿,他們在台灣是鐵桿,到大陸就完全不鐵桿了。如果有一天情勢一面倒,台獨必須放棄自己的立場,就會出現很多的「辜振甫」,他們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對台灣的前途不那麼悲觀。

邵銘煌:昨天嫦娥奔月成功,這是繼美、蘇之後,實現月表軟著路的航太第三強權,在這個時機來紀念《開羅宣言》70周年,我覺得是非常恰當。《開羅宣言》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國經過6年抗戰,在開羅會議之中已經成為四強之一。雖然有人說當時的「強」有點虛,但那是中華民族百年來非常重要的轉捩點。開羅會議之後,雖沒有實現中國的強大,但在21世紀一定會實現。

  開羅會議在1943年召開,那一年是中國抗戰沸騰的一年,經過6年艱苦抗戰,已經達到了非常重要的歷史關鍵點。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平等新約在華盛頓簽訂,中國一百年來所受的不平等條約終於廢除了,這是中華民族在國際地位上獨立平等的宣示。就在這一年,2~6月蔣夫人訪問美國,引起旋風;10月10日,蔣中正就任國民政府主席;10月30日,美、英、蘇、中四國外長在莫斯科簽訂「普遍安全宣言」(又稱為「四強宣言」),確立中國作為世界四強的地位;11月21~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廢除限制華人移民法案,這是對中華民族頑強抗戰的肯定與回饋;11月23-26日,開羅會議正式召開,這是中國國際地位達到頂峰。

  《開羅宣言》是1943年12月1日在華盛頓、倫敦與重慶同時發布,內容在會議過程中是絕對機密,主要是有安全考慮,決定戰後對日本侵略者的懲罰。羅斯福一直希望將中國變為強國之一,他在11月23日上午主持開羅會議第一次會議,明白指出:「本會為歷史性之會議,因本會為四國宣言之具體化。」而蔣委員長想要打敗日本、收復台灣、讓高麗(朝鮮)恢復獨立,不是只有在開羅會議才提出的主張,這是他一直從抗戰以來的理念,他的日記和重要講話都一直在宣示,因此蔣先生把握了三國領袖共同召開開羅會議的機會,保證其理想實現。

  當時台灣同胞對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的成果感到振奮。新聞見報後,台灣革命同盟會(在祖國參加抗戰最重要的台灣人組織,1941年成立)主任委員謝南光對中央社記者發表談話,稱今後革命工作必將臻入一嶄新階段,唯有加緊組織敵後武力,以協助國軍,爭取勝利。又向記者出示台灣革命同盟會呈蔣主席致敬電,云:「頃見報載開羅會議之大成功,台灣等地歸還中國,凡我台胞同深感奮。如蒙鞭策,願效馳驅。」表示在祖國參加抗戰的台灣同胞非常振奮。現在這些台獨有捍衛過台灣嗎?有替台灣犧牲過嗎?反而這些為台灣光復、與祖國併肩作戰的先進付出了生命與心力,才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陳福裕:  二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戰後國際秩序設想,是以「大國合作」與「集體安全體系」為核心,「開羅會議」以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大國一致」的一票否決權,就是這種「大國合作」的體現。但是,隨著戰後冷戰架構的形成,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羅宣言》所體現的大國合作精神,以及《開羅宣言》所框定的戰後東亞秩序,就遭受到一連串的破壞:

  第一次破壞是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戰後美國在東亞戰略上,原本是希望透過「中國—日本—美國」合作來共同對抗蘇聯,同時拆遷日本工業設施作為實物補償,讓日本退回到1930年的工業水平,使之不再能威脅亞洲的安全。這個戰略架構在韓戰爆發後,就轉換為「東南亞—日本—美國」聯手壓制中蘇聯同盟,才有了「舊金山對日媾和會議」的召開。《舊金山和約》最重要的是體現了美國要重新武裝日本的企圖,因此,美國要求各國放棄對日戰爭賠償,同時推動日本復興計劃,將戰後對日政策的重點從「民主改造」,轉換成日本的經濟復甦。從此,《舊金山和約》體系取代了「雅爾達體系」,冷戰「遏制政策」取代「大國合作」,成為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的戰略新指針。

  第二次東亞戰略秩序的改變是在1972年前後,「美元/黃金兌換機制」的崩潰是主要的原因,我把它稱為是「冷戰反共堡壘上鬆脫掉落的第一塊磚頭」。在這個調整戰略的過程中,中國大陸取得了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納入世界分工,通過改革開放轉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也迅速將自己調整成為一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國家,讓出5%的國內市場,將「圍堵政策」與「貿易制裁」捆綁在一起,誰要是不配合美國遏制戰略的要求,就對其進行貿易制裁。包括琉球問題、釣魚台管轄權問題、南海島礁問題,都是美國在此期間所埋伏下的戰略棋子,其目的就是讓東亞國家,誰也不能跟誰搞在一起。(待續)

(本文不代表立報立場)========================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

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為雙周刊,全省發行量達1.5萬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

兩岸犇報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兩岸犇報部落格:http://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FACEBOOK犇報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