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矮行星穀神 表面散發水蒸氣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4.01.23 00:00
新頭殼newtalk2014.01.23 鄭凱榕/編譯報導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研究團隊透過赫雪爾太空望遠鏡觀測,發現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矮行星穀神星表面,散發升騰出含有水分的蒸氣。這項研究結果23日發表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23日報導,地球的水究竟從何而來?有一種說法是遠古時代曾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了水分。這樣的說法有部分可能得到了證實。明(2015)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2007年發射升空的無人太空探測船「黎明號」(Dawn)預定將抵達穀神星,期待將能更進一步解開這個謎團。

歐洲太空總署團隊於2011年~2013年間,以赫雪爾太空望遠鏡紅外線觀測直徑約950公里的穀神星。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赫雪爾太空望遠鏡(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原名「遠紅外線和次毫米波望遠鏡」(Far Infrared and Submillimetre Telescope,簡稱FIRST),後為紀念發現紅外線的英國天文學家赫雪爾而命名為「赫雪爾太空望遠鏡」。

它是第1個在太空中對整個遠紅外線和次毫米波進行觀測的天文台,安裝有太空中最大的反射望遠鏡,直徑3.5米。專門蒐集來自太陽系以及銀河系,甚至數十億光年遠的外星系,像是新生的星系,天體的光線等。2013年4月29日,赫雪爾太空望遠鏡因為致冷劑耗盡而結束任務。

穀神星(Ceres),正式名稱為第1號小行星穀神星(1 Ceres),是在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小行星,並且是唯一位於主帶的一顆矮行星(dwarf planet)。它於1801年1月1日被發現,有長達半世紀之久的時間被稱為第8顆行星。它的名稱來自羅馬神話的神祇刻瑞斯(Ceres),是掌管植物生長、收穫和慈愛的羅馬神。

穀神星直徑大約950 km,是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和最重的天體,它的質量佔小行星帶總質量的1/3 (32%)。最近的觀測顯示它外表呈現球狀,不同於其他較小且重力較低而呈現現不規則形狀的小行星。

穀神星的表面可能是各種水冰和水合礦物(如碳酸鹽岩和黏土等)的混合物。穀神星也出現了分化,有岩石化的核心和以冰為主的地函,表面可能有在液態水海洋下形成的海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