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虎山腳下:也談談「台灣共識」

立報/本報訊 2014.01.16 00:00
■張百達

台灣共識,什麼是台灣共識,具體內涵為何?上週四(1月9日)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主張「應該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

從原本「憲政共識」換成「應該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這句話看來,顯然「憲政共識」不是共識,至少不是民進黨共識;至於能不能夠成為台灣共識甚至作為兩岸對話基礎,則屬未定之天。

問題是,換成「應該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有比較好嗎?顯然也沒有。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民進黨內沒有共識,既沒共識,自不足以作為兩岸對話基礎。就像沒有路基或橋墩,路無法鋪,橋無法架,人車物流難以通行。

原本的「憲政共識」因「憲政」兩字在對岸是「敏感詞」,加上定義不清過於模糊,以致去(2013)年11月被國台辦發言人公然打槍。至於如果定義清楚一點,如以目前在台灣所施行的憲法為基礎的「憲政共識」作為兩岸對話基礎,那對岸還要拒絕嗎?似已無從考證。

至於台灣共識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看法。如就各項民調來看,多數的台灣人民認為我們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依憲法國號叫中華民國,有自己的政府,選自己的總統。而對岸,則是另一個國家,國號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我們互不隸屬,即使歷史上及憲法上有特殊關係。

只不過,這樣的客觀事實,一旦搬上兩岸或是國際,便會引起極大爭議,甚至引發戰爭,而台灣將成為主戰場。

弔詭的是,如果我們宣稱自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不承認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比同時承認對方是另一個國家更不敏感,即使這與客觀事實形成極大反差。

兩岸有其歷史延續,也有法理聯繫。台灣曾於1945年二戰後回歸中國,但國共內戰及接續冷戰又再度形成分裂分治格局。差別是台灣不僅較戰前多了金馬地區及東沙、太平,還穿上中華民國憲法這件法統大衣,即使經過多次修補,還是與對岸維繫著一種特殊關係。

這樣的法理聯繫有些人不滿意,很想剪斷修掉,但又偏偏動不得。因為一旦修除,形同割袍斷義,將引起對岸軍事攻擊,於是這又反過來成了維持目前台海和平護身符。只要維持著,至少對岸缺乏動武理由,甚至可形成對話基礎,就看民進黨要不要。

那究竟什麼是台灣共識?一時說不清。但不論哪一政黨選贏總統,勝選人依憲法規定宣誓就職否則無法就任,不僅是憲法規定也是人民公意,就算想要正名制憲,阿扁總統交代過,還是要依循憲法規定。這些應該也算是台灣共識吧!

(時事評論者)

圖說: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1月9日下午3時召開第5次會議,包括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圖)、游錫堃等8名委員都出席會議。(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