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撮合商機 看得到吃不到/工業局吹噓兩岸搭橋成效 業者批膨風

自由時報/ 2014.01.16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經濟部工業局昨召開記者會吹噓「兩岸搭橋計畫」成效,誇稱五年來促成逾一萬八千人參與、逾一千六百家業者洽商合作,且簽署超過三百項合作備忘錄,今年還要續推面板、LED等七項搭橋計畫;但業者批評,兩岸搭橋超過一半搭到中國產能過剩行業,就算通訊產業4G商機也大多看得到、吃不到,兩岸產業早從分工變成競爭關係。

兩岸產業 分工變競爭

「兩岸搭橋計畫」今年除了中草藥退場、轉由民間接手,其餘車輛、生技醫材、通訊產業、電子商務、再生能源、面板、LED等七大產業持續搭橋,全數由工業局主導。

工業局長沈榮津昨天大力吹捧兩岸搭橋成績;他表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三大電信業者已經取得中國4G執照,預計在中國興建高達五十萬座基地台,台灣業者可望在小型基地台、終端設備上大搶商機,商機高達新台幣七千五百億元。

但國內網通業者直言,4G上游的基地台、傳輸設備等,台灣業者根本吃不到,僅下游終端設備、模組製造廠有機會;不過,卡在兩國相互承認檢測、認證、通關仍有問題,最後還是看得到、吃不到。

充斥關稅與非關稅障礙

工業局官員也坦承,搭橋有些成效、但很有限,關稅及非關稅障礙才是台灣業者的最大難題。例如汽車、面板、LED、工具機等面臨中國「關稅障礙」,無法整機或整車零關稅進口中國;電子商務、醫材則面臨招標不平等、審批制度等「非關稅障礙」,這些根本無法在兩岸搭橋中解決。

官員也透露,台灣與中國在許多重點產業上已是競爭、非合作關係,近年來的面板產業最明顯,且LED、太陽能、風電、車輛等產業,中國都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就算搭橋也是搭到惡性價格競爭的「紅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