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喬改革廢孤兒院 殘障童遭忽略

立報/本報訊 2014.01.13 00:00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喬治亞是第一個廢除公立孤兒院並推行寄養照顧的前蘇聯國家,但當地身心障礙兒童仍舊處於被邊緣化的情況,面臨終身被孤立於社會外的處境。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現年18歲的瓦諾(Vano,化名)躺在床上,身體蜷曲如胚胎。他的身形瘦弱,身體看起來只有10歲大。唯一看得出他仍活著的徵兆,就是他牙齒磨擦發出的吱吱聲響。

「這就是他的人生。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坐在瓦諾身旁的國際障礙權益(DRI)研究員馬修茲(Eric Mathews)表示:「這裡的員工告訴我們,連續5年來,他除了洗澡沒離開過他的床。床就像他的家一樣。」

瓦諾是腦性麻痺患者。他與其他22名院童一起住在喬治亞首都特比利西市郊的科洛吉殘障兒童機構(Kojori Institution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欲擺脫蘇聯工廠式管理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協助下,喬治亞實施了一項兒童照護計畫改革,目標是要關閉境內的所有公立孤兒院,幫院童找到新家。這項計畫已幫助了數千名兒童與他們的生父母團聚、找到寄養家庭或是另組小型團體家園。

「喬治亞孩童」(EveryChild Georgia)計畫的達迪亞尼(Andro Dadiani)表示,喬治亞政府亟欲擺脫「蘇聯工廠式照護機構」的遺害。

據官方統計,2005年喬治亞還有49間孤兒院,而目前仍在運作的孤兒院只剩3間,瓦諾居住的科洛吉就是其中之一。

但日前一份名為《被忽略》(Left Behind)的報告中,國際障礙權益指控喬治亞政府將殘障兒童排除在兒童照護改革之外,對於喬治亞東正教會經營的孤兒院機構視而不見、置之不理。該報告聲稱,目前不確定有多少兒童住在教會經營的孤兒院中,這些兒童是受虐高風險群。

政府:健康兒童優先

喬治亞政府並不同意殘障兒童遭忽略的這個指控。

「當改革開始時,因為有太多兒童,我們不可以一開始就面面俱到。所以我們先以健康兒童為主,為殘障兒童找新家是第二階段的計畫。」喬治亞勞工、衛生暨社會福利部社會服務局副局長馬奇瓦尼亞尼(Mamuka Machivariani)表示。

根據喬治亞社會服務局,目前仍有104名殘障兒童住在公立機構中,而已被安置於寄養照顧機構的孩童有127名。

但馬修茲表示,政府提出的數字是一場騙局。「大多數殘障兒童並未被移到寄養照顧機構去。有些殘障兒童已過世,有些被移到成人殘障收容中心,有些則被移轉到教會經營的機構,離開政府的監督範圍。」他說。

怕得罪教會 違法也不管

馬奇瓦尼亞尼表示,他不清楚喬治亞究竟有多少間教會經營的類似機構。「他們不在我們的監管之下。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兒童照護政策。我們正努力與這些機構連繫。」他說。

達迪亞尼表示,雖然政府已與教會合作,同時也贊助興建了2間小型團體家園,作為孤兒院的替代選擇,但仍舊不願將喬治亞東正教會所經營的機構列入監管。

達迪亞尼說道:「教會是這個國家最受信任的機構。在政治上,如果你反對教會,你就會失去很多選票。就算政府知道這些教會孤兒照護組織存在,這些組織也確實違法,政府還是什麼事都不做。」

「我曾造訪過一些教會所經營的機構。那些機構裝修的很新,孩子們穿著很整齊,也接受很好的教育。這些機構並沒有什麼錯,主要的問題在於,這些還是工廠性質的管理,最多收容了2百名兒童,而這是我們國家企圖要擺脫的。」他表示。

缺乏輔導 成年生活難自理

瓦諾剛剛才滿18歲,很快就要被移送到馬科皮(Martkopi)一處成年人的殘障機構。該機構距特比利西40公里,收容了69名成年人。

在這裡,21歲的席瑪(Sima)每看見訪客,總是很興奮地向人展示她的絨毛玩具瑪雅(Maya)。她稱瑪雅是她的「女兒」。席瑪床邊的牆上貼滿了宗教聖像及家人的照片。「這些是我的兄弟姐妹。但是我還小時,我媽媽不要我了,因為我是殘障,我的四肢沒有發展好。」她說。

席瑪說,她沒有接受過合宜的教育,甚至從未上過學。她有一台筆記型電腦,但是幾乎無法讀寫,所以大多數時候只能寄送笑臉符號給朋友。

除了歌唱、編織和其他手工藝課程外,中心裡沒有別的事可做。國際障礙權益表示,喬治亞政府並沒有任何幫助殘障人士培養獨立生活技能的計畫。

現年31歲的索皮柯(Sopiko)被診斷有輕度精神障礙,她在一間收容機構中長大。她打開手機、展示一張她2歲孩子的照片。索皮柯被迫和孩子分開,因為根據喬治亞法律,她不能在收容機構中養育子女。

一提到和孩子分離有多痛苦,孩子又必須要在沒有母愛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在孤兒院中成長,她的眼中就開始泛淚。

「有障礙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鎖在籠中,直到18歲;而等他們到了18歲,又被移到另一個籠子中,只是變成專為成人設計的籠子。」馬修茲表示。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