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立報犇報聯播:兩岸要聞 (上)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4.01.08 00:00
兩岸要聞 (上)

陳德銘訪台:兩岸聯手佔領世界市場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應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的邀請,率團在台灣進行了為期8天的參訪。此次參訪是兩會制度化往來框架下的交流活動,旨在持續落實兩會高層互訪,發揮兩會在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方面的積極作用。這也是陳德銘擔任海協會會長後,首次率團赴臺訪問。在台期間,陳德銘除參觀「自由經濟示範區」「科學工業園區」外,拜訪了台積電、宏達電與鴻海集團等知名企業,並與島內知名人士會晤餐敘,獲得台灣輿論和社會各界的積極評價。  11月26日至30日,陳德銘率交流團一行先後參訪了台北港、高雄港、台中港以及港內物流企業。陳德銘十分關注台灣港口的具體情況,詳細詢問了幾大港口的水深條件、潮汐差距、現有土地、貨物流量、運輸分工等,在高雄港還乘船參觀了港口建設。他建議,現在兩岸港口高附加值業務如國際配送的比例還很低,台灣港口可與大陸港口共同發展,聯手在世界航運市場中多分一杯羹。

  在台期間,交流團一行還參訪了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高雄軟件園區、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等園區,以及臺積電、宏達電子、友達光電、聯發科技、裕隆集團、鴻海集團等企業,探尋新形勢下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的內容與途徑。他表示,中華兩邊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占領世界的市場。陳德銘強調,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大陸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努力方向,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及兩岸交流合作帶來更大的空間。海峽兩岸應當抓住機遇,全力提升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品質與水準,並著力完成ECFA後續協商,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打造以提高競爭力為核心的兩岸經濟合作「升級版」,更好地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對於陳德銘此次率團來臺參訪,台灣媒體高度關注,有超過600名記者報名採訪,主流媒體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普遍予以積極評價。台灣「中央日報」就發表專文指出陳德銘此行定位在「經貿之旅」,暢談大陸經濟改革及未來兩岸經貿合作,並對如何體現產業優勢互補重點關注,傳達大陸方面致力突破兩岸經濟合作瓶頸的政策思考與深刻用心,無疑是一次成果豐碩、有指標意義的兩岸交流和互動。

《開羅宣言》法律效力不容否定

【新華社∕台北】11月30日,《中國時報》邀請多位學者暢論《開羅宣言》;12月1日,來自海峽兩岸、美國、英國、日本的專家學者逾百人在台北回顧開羅會議,研討《開羅宣言》的歷史地位與現實意義。

  今年12月1日是《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紀念日。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並簽署了《開羅宣言》。該宣言於12月1日公佈,申明:三國聯合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占的一切島嶼,把它侵占的中國東北地區以及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使朝鮮獨立,並堅持日本無條件投降。《開羅宣言》是戰後處理日本問題的重要依據。

  台灣國際法學會秘書長李明峻從國際法的視角認為,開羅會議是近代中國第一次以一個大國身份平等出席國際高峰會議,並直接參與世界大戰的戰略決策和戰後秩序安排。同時,《開羅宣言》是第一個明確提及台灣應歸還中國的國際文件,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台灣學者石佳音認為,有人攻擊《開羅宣言》的法理性質,其實也不需要咬文嚼字。條約的基礎在於必須遵守,條約的形式、名稱都只是技術問題。《開羅宣言》至今有許多歷史資料與紀錄,也有日本遵守《波茨坦宣言》的實踐,因而《開羅宣言》的效力毋庸置疑。

  前來台北參加研討會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表示,70年前的開羅會議樹立了大國合作的典範。《開羅宣言》宣告了中美英三國共同對日作戰、強制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的意願和約定,規定了將台灣、澎湖群島歸還中國的承諾,不但是中國人民維護領土主權的法律武器,也奠定了戰後遠東國際秩序的法律基礎。

  饒戈平說,今天紀念《開羅宣言》70周年,有著更加特殊的現實意義。中國人民飽受日本侵華戰爭之苦,決不容許帝國主義塗炭中華民族的歷史悲劇重演。他表示,台海兩岸一起紀念《開羅宣言》,就是共同牢記中國國土被帝國主義掠奪、分裂、侵佔的屈辱歷史的終結;就是要堅守《開羅宣言》所主張的國際正義和國際法的原則,反對一切扭曲歷史、為侵略戰爭翻案的不法行為;就是要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正當權益。兩岸中國人有理由期待自己的這一善良願望能夠為世界各國理解和認同,國際社會能夠和中國人民一起來共同弘揚《開羅宣言》匡扶正義、反對侵略的理性光輝。(新華社記者∕何自力)(待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