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14台灣政治大洗牌

美麗島電子報/郭正亮 2014.01.02 00:00
2014台灣政治,注定不斷動盪,注定權力交替,注定殺聲連連。上半年鬥爭以中央為主,下半年鬥爭以地方為主,但中央與地方互為表裡,不管是中央或地方,都將面臨空前大洗牌,也將提前啟動後馬英九時代。

2014上半年展開的政治鬥爭,依序有1月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改選;3-5月民進黨主席改選;3月柯文哲與民進黨攤牌,連勝文表態參選台北市長;5月朱立倫宣佈不參選連任,5-6月服貿闖關對決,核四重新較勁,閣揆江宜樺恐將面臨去留抉擇。下半年則導向11月七合一選舉,儘管馬還在巴望11月APEC馬習會,但機會渺茫,很可能在地方選舉鬥爭加劇之後,迅速被人遺忘。

民進黨蘇蔡大戰登場,國民黨接班鬥爭表面化

首先是1月14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改選,從2001年擔任總召至今的柯建銘,可能面臨蔡英文系的陳其邁立委挑戰。由於柯蘇兩人關係深厚,即使陳挑戰柯未必是蔡授意,這場總召選舉也將被看成2014年蘇蔡大戰的第一波。陳其邁能否勝出,將考驗蔡對民進黨立委的影響力。

然後是3月無黨籍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能否與民進黨整合成功。依照目前態勢,柯加入民進黨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12月30日民進黨台北市立委姚文智宣佈支持二階段民調整合,形同支持柯文哲的跨黨派在野聯盟訴求。謝長廷、林濁水、許信良、蔡英文先後表態支持二階段民調,越來越多黨內先進表態力挺,也將考驗民進黨能否在艱困選區,創造出與其他在野力量聯合參選的新模式。最晚到3月,柯文哲與蘇主席的智慧較量,就要一見高下。

更關鍵的政治對決,是從3月直到5月27日的民進黨主席改選,情勢已經越來越複雜詭譎。目前謝長廷已經確定將挑戰蘇貞昌連任,很可能在2月15日農曆年後就表態力爭,蔡英文是否挺謝,或本人親自加入角逐,都將備受關注。由於蘇蔡兩大陣營都把2014黨主席改選,視為進取2016總統黨內提名的前哨戰,黨主席登記參選日期,預估將在3月下旬,不管是謝或蔡與蘇對決,民進黨勢將陷入長達兩個月的慘烈內鬥。

當然,2014上半年的政治鬥爭,絕不只是民進黨內部殺聲連連,國民黨內部也一樣暗潮洶湧。首先是連勝文將在3月表態是否參選台北市長,目前參選可能性越來越高,勢將成為反馬勢力的集結重鎮。從1月到3月,反連勢力很可能進行最後反制,將各種不利連家資料洩露給媒體或在野黨,試圖透過醜聞攻勢阻撓連勝文參選決心。

但攸關國民黨接班鬥爭、最關鍵的政治事件,無疑是新北市長朱立倫很可能在5月宣佈不參選連任,即使朱未必直接表態進取2016總統,但外界必將如此解讀。朱在馬未給予人事安排之下自作主張,形同挑戰吳敦義的內定接班人地位,也等於宣告國民黨將提前進入中生代接班較勁的後馬時代。吳朱之爭、乃至馬吳之爭,從此也將浮上檯面。

吳敦義2014年選舉負責輔選中彰投,三地國民黨選情都不太妙,尤其是攸關2016全國選情的台中市長,12月31日林佳龍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之後,國民黨敗選態勢已經更加惡化。反觀朱立倫只須輔選新北市,即使國民黨改由侯友宜參選,贏過游錫堃的勝選態勢仍然相當穩定。如果2014年選舉結果,國民黨果真「丟掉台中、保住新北」,吳敦義參選2016行情必將遭到重挫。

但除了國、民兩黨內部的權力鬥爭之外,2014年也將在立法院面臨朝野惡戰。去年12月國民黨突然放棄服貿對決,將服貿審查表决延後到3月10日辦完公聽會之後舉行,馬政府爲了向大陸展現執政能力,同時推動ECFA貨品貿易後續協商,必將全力動員訴諸對決。表决時間可能在5月下旬,剛好在民進黨主席改選前夕,蘇主席爲了凸顯深綠立場爭取黨員支持,也必將拉大兩黨對決態勢反對到底。

除了服貿對決之外,核四是否停建,核四是否公投,由於攸關雙北(尤其是新北市)選情,即使國民黨想故意淡化忽略,但在野黨必將重新提出,要求行政院負責到底。特別是核四公投,必將連動到國民黨內部鬥爭。行政院長江宜樺曾承諾「核四公投未過就辭職下台」,國民黨挺朱勢力在朱不參選連任之後,很可能以「核四公投未果」為由,配合呼應在野黨要求江下台,表面上是要求江揆為核四負責,實際上卻是鬥爭江揆以便讓朱遞補閣揆。

江揆在面臨黨內外逼退壓力之下,恐怕不得不另有打算。如果國民黨台中市長參選人始終相持不下,或與林佳龍相比難有勝算,馬可能也不排除在6月之後,出其不意打出江宜樺牌。果真如此,台中將首度出現「耶魯政治系學長vs學弟」的精彩對決。

國民黨三都不保,民進黨水漲船高,小黨重新登場

可以想見,一旦在2014上半年,國民黨對服貿強行表决,對核四公投強行杯葛,必將引發新一波民意反彈,對於2014年下半年七合一選舉,必將帶來雪上加霜的不利衝擊。馬江作為政策推動者,也將淪為票房毒藥,國民黨各地候選人將對馬江輔選避之唯恐不及;相形之下,朱立倫和連勝文反將成為助選熱門招牌,有利於兩人在選後成為國民黨強勢接班人。其中最尷尬的連帶受害人,正是馬英九原本內定接班人吳敦義。

六都市長選舉,國民黨可望保住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但很可能在高雄市和台南市之外,額外失去台中市。其他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在既有執政縣市之外,在南投縣、彰化縣、嘉義市、澎湖縣都大有可為;但國民黨也可能利用民進黨的整合失敗,重新奪回雲林縣。

國民黨三都不保,加上可能輸掉額外3-4個縣市,加上鄉鎮村長+地方民代的總席次下降,必將使馬英九的領導地位備受挑戰。即使國民黨章並未規定黨主席必須因為地方敗選下台,但隨著朱連兩人躍為國民黨的全國新星,國民黨反馬勢力也將順勢提出權力改組要求,即使馬堅持不辭黨主席,恐怕也不得不拔擢朱連兩人為新任國民黨副主席,提前分享黨政領導權力。

除了國、民兩黨互有消長之外,不管是親民黨、新黨、台聯、乃至綠黨,都將在2014年七合一選舉大有斬獲,民眾普遍對兩大黨失望,很可能在基層民代的多席次選舉改投給小黨候選人。目前各小黨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各種選舉推出候選人,2014年很可能是2001年立委選舉以來,再一次最有利於多黨政治崛起的關鍵年。

民進黨可能因勝而驕,國民黨可能因禍得福

民進黨2014地方勝選,是否必然導向2016總統勝選?有人常從國民黨2006地方勝選到2008中央執政,推論出「兵敗如山倒」的歷史必然,但兩黨特性大不相同。國民黨從2006地方選舉到2008總統大選的勝選邏輯,同樣都是「反扁+反貪腐」,反觀民進黨2014地方勝選邏輯是「反馬+反無能」,地方選舉並不涉及民進黨最弱的兩岸因素,但2016總統大選卻不可能迴避。

如果民進黨新任黨主席不堅持兩岸轉型,2014年地方勝選很可能使民進黨陷入過度樂觀,認為只要繼續以「反馬+反無能」乘勝追擊,就能一舉奪下2016總統大選。這種勝利在望的過度樂觀,反將消弱了民進黨推動兩岸轉型的動力,導致民進黨更難面對2016總統大選的兩岸挑戰。

反觀國民黨儘管2014地方敗選,反有可能激發出更強烈的危機意識,要求馬英九提早釋權、朱立倫提早接班,更有可能成為黨內主流。除非馬繼續自我感覺良好,硬要一人攬權到底,否則國民黨反將因禍得福,因為2014地方敗選削弱了馬一人統治,因為朱立倫崛起反而提升了改革求變動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