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問題怎解決? 議員頻放水 公民團體吹哨子

自由時報/ 2014.01.02 00:00
〔自由時報記者唐在馨、洪美秀、謝武雄/綜合報導〕縣市議會審查預算大放水,未能替人民看緊荷包,許多在地公民團體認為,公民意識不足也是造成議會放水的重要原因,公民應發揮監督力量,監督政府也監督議會。

擬公布護航議員名單 全民監督

桃園縣府今年歲入預算僅成長○.一一%,歲出卻成長十一.七%,總預算規模高達七○三億元,只「微刪」萬分之二。桃園在地聯盟召集人潘忠政痛批,歲入不增、歲出大增,這是債留子孫的做法,很明顯是為了選舉;而議會不痛不癢的刪減幅度,更是自廢武功。

公民國會監督聯盟常務理事、清大教授王俊秀表示,新竹市政府近年常設自償性基金,此部分既不納入債限、也很少接受監督,幾乎成了市府另個小金庫,卻是債留子孫,市議會更應嚴格把關。

中市議會今年也僅刪千分之一.三總預算(不含基金預算),大台中市政監督聯盟痛批議會審查總預算案時,很多「連內容都不討論」就過關,例如纜車、白海豚生態館、中台灣電影園區;有些預算與規劃報告不符、甚至浮編濫編,議會卻任由預算過關。市府經費亂花,議會須共同承擔責任,市政監督聯盟不排除公布「護航」議員名單,讓全民共同監督。

潘忠政認為,公民意識不足是造成議會放水的重要原因,在地聯盟將發揮監督功能,要求電視直播定期會的質詢、預算審查議程,以人民力量淘汰表現不好的議員、官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