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人文十年溫馨回顧展:人文教師的備課

立報/本報訊 2013.12.29 00:00
■李雅莉

學期的第3週,老師詢問我能否帶第6至9週的一個語文群組,我答應了。若是在傳統學校,我們可能會交換「教學進度」的資訊,看前一週的進度預計上到哪,接著繼續往下教學即可。

但在人文不一樣,人文的教育理念核心講求「適性」,也就是回到孩子本身,用最適合他們的方式教學。因為孩子不同,就不可能使用同一套教學內容來上課,所以在人文並沒有制式的教材。

老師首先提供的資訊是孩子的屬性:這群孩子「邏輯強、語文弱」。但是我對這樣的屬性分類不熟,所以詢問老師,這組有哪幾個小孩,長期扮演家長角色,對於孩子畢竟有點認識,能稍有概念。

為群組學生挑選、改寫教材

因為「邏輯強」,所以可選擇需要「推理」的教材,最先我們想到偵探小說。我上網查了幾個經典的偵探故事,像是《福爾摩斯探案》,但篇幅都太過龐大,不適合用作教學;接著又在書店買了2本短篇的偵探故事集,稍加思考可能進行的教學活動,再與老師討論。

老師看過素材後與我進行對話。她覺得這2本書裡的邏輯並不強,其中一本運用的是圖片觀察力,另一本則要結合常識才能說出結果,並不符合她原先期望以「文字內容邏輯」為出發點學語文的初衷。

討論室中,我們兩人思考了一會兒,決定打消偵探小說的設想,重新找了一本益智遊戲書。其中一篇只有2頁,上面有9個人物圖片,關於各人物的文字介紹四處散落,閱讀者必須根據文字內容的線索,幫每個人物找回屬於他們的介紹。

本書的難度不深,對於4、5年級的孩子太過容易。這群「邏輯強」的孩子,可沒那麼容易考得倒,所以我重新寫了一份新的人物介紹文,再將每段介紹文依照身分、外表、能力、故事拆開打散,增加難度,另在各段介紹文中加入陷阱,讓孩子練習對語詞的敏感度。老師說,「邏輯強、語文弱」的孩子,必須以「邏輯式」的文字出發,但在其中加入語文感性的元素,讓他們以強項帶起弱項。

一般學校的教學概念,包含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方式,強調補救教學──哪裡弱、就補哪裡,但在人文,我們幫助孩子以本身的優勢帶起弱勢。

親師合作課程設計

過去我曾在台北教過小學生寫作,那時與另一位老師合作,用她自編的教材來上課。每次她教我教材的使用時,我總感到情緒澎湃,具有滿腔的動力,覺得設計得實在太好了!但實際拿到任教的班上使用,效果卻總打了好幾折,沒辦法刺激學生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原來問題的根源出在孩子身上,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

接著回到根本面的討論:我們希望這些東西能達成的教學效果是什麼?教材規劃有時會不小心偏離主題,反而變成好玩、吸引學生興趣,卻缺乏實質教學目的的遊戲。老師提醒了我這點,所以我們討論之後,回家連夜趕工教案及學習單。老師提醒我:「最好能給一人一份教材,否則常有事不關己的狀況出現,人文孩子尤其如此。」

這就是人文老師的不一樣。教學並非只是教師任務的完成而已,必須回歸孩子本身,讓他們用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學習,因此能真正地幫助到孩子。

很多人以為人文的老師只會帶孩子玩,很多人以為人文不重視工具學科。我只任教整個班群的一小組,而且只有4週,老師卻與我用如此精細的方式,共同討論課程編排,讓我看見人文教育的核心,其實從未偏離。

(人文國中小G4家長)

(圖說)啟蒙班群教師會議,討論班群活動與課程設計,以及家長資源整合、協同合作方式的即時修正。(圖/陳清枝 文/林怡伶)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