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書寫生命故事 留下庶民歷史

立報/本報訊 2013.12.29 00:00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當愛情走過時代,跨越族群、城鄉、性別等界限,透過書寫,留下歷史。」今年秋季,外省台灣人會寫作班老師鄭美里以此開展,帶領者崇光社大(蒲公英)以及大安社大的學員,一字一句,凝結故事。

(上圖)外省台灣人會寫作班老師鄭美里,帶領者崇光社大以及大安社大的學員,一字一句,凝結故事。(圖文/郭琇真)

崇光社大與大安社大學員將此季發想、挖掘、回憶的生命故事創作,分別編成共10萬字的《愛情故事書》和《生命故事書》,延伸「時光咖啡」、「故事百納被」、「茶餘飯後抽抽樂」等作品,目前正在台北市大安區魚木人文咖啡館展出。

扭轉過份男性化的外省形象

「愛、書寫與生命」成果發表會,崇光社大5位學員以「愛情」串連,演唱〈我是一片雲〉、〈我願意〉、〈愛的真諦〉、〈領悟〉等歌曲,揭開序幕。

外台會2006年成立蒲公英寫作班,期盼透過女性生命經驗的紀錄,改寫過份男性化的外省人形象。此次崇光社大一方面從台灣歷史脈絡,回顧土地上經歷的愛情故事,另一方面透過訪問或回憶,書寫自身或生活觀察的愛情故事,開展出「前世今生」、「時光記憶」、「思想起」、「青鳥」、「多重奏」5大故事章節。

跨族群、性別的愛情故事

收錄在「前世今生」的〈緣來逆轉情〉是1949年動盪時代下,外省男子古先生和本省大地主女兒相戀的故事。作者盧遠珍在一次觀賞合唱團表演的機緣下發現,在清一色女演唱的合唱團中,竟有1位高齡90多歲的外省男子,當她帶著好奇心進入後台時察覺到,1位70多歲、穿著高跟鞋的女子正在幫忙老先生拭汗,進而挖掘到這段衝撞社會氛圍的愛情故事。

▲《愛情故事書》有5個章節,鄭美里發現,因為書寫愛情要貼近生命,放掉批判,又不能淪為八卦與教條,所以有助增進跨族群、性別、網路等界限的理解。(圖文/郭琇真)

除了跨越族群的愛情故事外,《愛情故事書》也包含夫妻共筆的情書、新世代網路戀情、新移民媽媽在台的奮鬥故事,乃至於民國50年代爆發的同志之愛。作者窩巢燕以〈同事之愛,同志之愛〉書寫曾經共事的2位夫妻主管,丈夫在結婚10多年後,再也壓抑不住、被妻子發覺的同志之愛;窩巢燕指出,女方經歷多年的心態調整直到釋懷,兩夫妻目前以保有完整家庭、陪伴孩子成長的前提下,如朋友般相處。

庶民生活收進百納被

由鄭美里編撰、大安社大學員共同書寫而成的《生命故事書》及延伸而來的「故事百納被」作品,則以出生、成長、工作等脈絡書寫庶民生活史。有外省及客家二代,語言被閩南化的感慨;20歲第一次參加舞會的雀躍;國中就讀女校,幫3位「老婆」做作業、補習等趣味故事。

▲《生命故事書》由鄭美里帶領大安社大學員共同書寫而成,以出生、成長、工作等脈絡開展,紀錄庶民生活史。(圖文/郭琇真)

參與大安社大「個人年表與生命書寫」課程已有2、3個學期的黃麗芬,分享了丈夫第一次帶她參與社會抗爭的經過。1978年中美斷交,美國總統卡特派了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來台說明,當時正好是她結婚3個月的蜜月期,丈夫卻氣憤地帶著她前往機場砸雞蛋,而這是她第一次意識到台灣的國際生存危機。

隨著中美斷交、台灣社會掀起一股移民潮,黃麗芬曾多次向丈夫提議離開台灣,屢遭丈夫否決,也因此見證了丈夫「不管這塊島嶼的命運如何,都要與之共存」的鄉土之愛。她認為,生命一路走來,很多的回憶早已忘記,隨著寫作和同學交流一一憶起,覺得十分可貴。

曾經參與蒲公英寫作班的余少萼奶奶,不久前與世長辭,她的女兒、現任清華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所教授謝小芩28日出席發表會時,數度落淚,感謝寫作班給予媽媽晚年許多生命力量。

女性寫史 豐富多元價值

謝小芩引用《左傳》魯大夫叔孫豹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表示,無論立功、立德與否,沒有立言,很多努力都會付諸東流,尤其女性,應該多多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留下迥異於傳統父權價值、不同於文官體系的社會史。

▲《心歌戀曲》是崇光社大(蒲公英班)延伸的創作,以情歌出發書寫故事,當中也收錄了魚木人文咖啡館兼詩人龍青的數篇詩作。(圖文/郭琇真)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