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國際】遲來的安息歌

立報/本報訊 2013.12.26 00:00
■吳俊宏

安息吧!死難的同志

別再為祖國擔憂,你流著血照亮的路

指引我們向前走

你是民主的光榮,你為愛國而犧牲

冬天有淒涼的風,卻是春天的搖籃

安息吧!死難的同志

別再為祖國擔憂,你流著血照亮的路

我們繼續向前走

這首「安息歌」是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全體被關押在監獄裡的左翼政治犯,為正被押赴刑場處決的難友,所唱的一首訣別歌,他們藉這首歌表達對即將就義的同志的哀痛與追隨。它是當年台灣革命志士前仆後繼反抗獨裁專制政權的最佳寫照,它是白色恐怖時期台灣人民反抗暴政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

然而,幾十年來這首歌一直只傳唱在左翼政治犯老同學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它不曾被台灣社會好好的歌頌過、詮釋過,台灣朝野上下在長期反共反中意識下,似乎都有意地迴避它。

勞動人民創造的價值如何被剝奪

今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這首歌終於在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紀念活動下,正式在中山堂被獻唱了出來。當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和平歌詠隊21位高齡的女同志,以沉著、堅毅、肅穆的歌聲嘹唱出來時,全場為之動容,眾多當年親歷那一幕唱別情景的老同學,不禁淚濕了眼眶。他們過去雖已聽過無數次這首歌,但以這次由國家機關主辦,公開的向社會演唱最令他們激動不已。看來台灣社會已跨出了肯定那些死難英雄的第一步。

是的,這些死難同志的事蹟不應如此長期被埋沒,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故事,是整個台灣白色恐怖歷史中,最崇高、最值得追憶、最具民主意義的一頁。

近代爆發的社會主義革命運動,是人類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它讓無數菁英,甘願拋棄個人富貴,肝腦塗地前仆後繼地投入這個運動中,它讓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樣的革命運動產生在下列的社會背景中:

一、存在一個剝削反動的專制獨裁政權。

二、存在著廣大被剝削得難以度日的工農群眾。

三、誕生了馬克思主義。

這其中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最具關鍵性,由於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使得知識菁英們了解到社會結構的本質,從而願意以身相許,投入這場社會變革中。

政治犯老同學林先富,去年剛過世,過世前住進長庚醫院時,我去探望他,當時他身體已很虛弱,不過和我聊天中,他聲音雖然微弱,卻精神奕奕地告訴我他和簡國賢(劇作家,1954年4月槍決,其知名的作品「壁」,當年正是在這個中山堂演出的)相遇的一段往事:

「年輕時我只是個桃園山上農民,我什麼都不懂,有一天,簡國賢來到我家,住了一陣子,他告訴我說:『你看那山上的樹木,如果沒人動它,它只是生長在那裡的一棵樹而已,不具任何價值,但是如果有人去砍了它,並把它載運下山,製成各種家俱,它就變成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勞動才能創造價值。』」

簡國賢又告訴我:

「既然是勞動才能創造價值,那為什麼有些人不勞動卻可以過著奢靡的生活,而那麼多辛苦勞動的人民卻三餐難以溫飽,那是因為眾多勞動人民創造的價值被少數人,經由他們掌控的社會制度,給剝奪去了。」「而為了維持這樣的剝削制度,統治者就必須設立鄉公所、警察局、市政府、國防部、立法院、總統府等機構。」

請以溫暖的手抱我冰冷的遺骸

林先富病榻上微弱的聲音裡,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他對與簡國賢那段相遇往事的珍惜,雖然這段相遇,讓他付出了10年的牢獄生涯。但他卻牢記簡國賢的話,至臨終前不曾忘懷。

簡國賢告訴林先富的,就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勞動價值說」、「階級剝削論」以及「國家機器論」等理論,這些就是那些許多死難同志的信仰,在這個信仰下,為了廣大台灣勞動人民的幸福,為了締造一個美好的社會,他們堅定的投入那場革命的洪流中,從容就義,無怨無悔。

在這次中山堂紀念活動中,由師範大學南盧吟社所吟誦的三首赴死前留下的遺詩,可窺知這些死難者崇高的理想以及動人的心境:

李來基:

鳥兒像告訴什麼似的在春空中飛鳴,

遠遠的汽笛留下幾道餘韻,

像吞沒無數的憂愁,

難道生命是塵埃,愛情是沙土?

拭淚吧!為了至愛的被壓迫同胞,

春風微微的像柔呼的歌唱,

在歡送我們光榮的死亡。

何川:

當彩虹雲霞顯露時,

黑夜即將破曉,

我含笑仰視著它,

不知早晨或夜晚,

到時請以溫暖的手,

抱我冰冷的遺骸吧!

黃賢忠:

鯤島到處有啼痕,早將此身獻人群

但願同胞齊奮起,刀斬斧截安足論

滿腔熱血為三臺,從來未作死安排

若得瘦骨埋斯土,魂兮歸去亦快哉

生死早已置腦邊,縱入地獄亦泰然

獨有一事倩未盡,寡妻孤女問誰憐

黃昏入海搏蛟龍,碧血橫染馬場町

千萬頭顱作一擲,人民從此享太平

安息吧!死難的同志。

該是台灣社會為你們過去的犧牲奉獻,致上遲來的敬意的時候了!(作者為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

(圖說)1954年2月,阿里山鄒族領袖高一生遭當局以「貪污」與「叛亂」罪名判處死刑,其次子高英傑代表家族於59年後的世界人權日,將父親自獄中寄出的數十封家書贈予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圖文/楊子磊)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