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國際環境評論:殖民地經濟下的環境與民生惡夢

立報/本報訊 2013.12.23 00:00
國際環境評論:2013年給我們的啟示:殖民地經濟下的環境與民生惡夢

■倪世傑

繼假油事件、摻米事件以及層出不窮一再發生的毒澱粉事件之後,大規模的工業污染終於是包不住火的紙燈籠,在2013年的毒島台灣一一爆發。

(上圖)環保團體12月13日在位於高雄後勁溪下游的援中港圳取水口,抗議日月光污染後勁溪,一隻白鷺絲踩在遭污染的變色溪水中,似乎在做「無言的抗議」。(圖文/中央社)

日月光涉嫌偷設污水排放管到外海,彰化10家電鍍廠設置排放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暗管排到大肚溪。前者造成後勁溪的污染問題,致使高雄農田水利會橋頭區和梓官區高達940公頃的農地全受污染。後者則是因為排放到大肚溪,其中光是彰化縣的農地污染面積約230公頃,佔全國污染農地總面積60%,也是全國唯一發現農地同時受到鎘、鉻、銅、鉛、鋅、汞、鎳、砷等8種重金屬超標污染的縣市。

同時,地區民眾亦未停止「爆料」,壹週刊報導中華紙漿也涉嫌在花蓮溪排放有毒工業廢水;在中科虎尾園區,富喬工業排放氟化物的空污問題使得周遭農作物萎凋。全台除了食安問題,令人更驚懼的工污問題在台灣一直未曾停歇,空污、水污與農作物污染,無一不與工業廢棄物任意排放有關。

台灣一直是資本家的寶島,過去擁有租稅優惠以及國家在土地、水、電等低廉能源價格的補貼。1980年代之後開啟了新一波產業外移的風潮,從勞力密集產業到資訊代工業在20年間陸續外移,「空洞化」與「磁吸效應」一直是台灣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馬英九於2012年後祭出「鮭魚返鄉」的政策,結果,我們看到隱匿混油狀況的頂新集團原來就在這項政策下大炒特炒台灣房地產,造成北台灣房價與辦公室價格的漲勢,輿論已經看穿了鯊魚穿著鮭魚皮返鄉的陽謀,馬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越來越像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同義詞。

不妨讓我們看一下馬英九的財富形成的公式:經濟成長,全民受惠;但是,如果財團覺得賺的錢還不夠,那麼薪資就不能加。問題是,財團與股東慾壑難填,什麼叫做「賺夠了」,確實如緣木求魚。近些年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除2009年是負成長以外,每年多多少少都還有成長,但是民眾的荷包則是被攀高的物價「吃掉了」。

▲後勁溪一景。(圖文/中央社)

或許,從基尼係數來看,台灣的貧富問題仍在0.4以下,用國際標準還不算嚴重,但受雇人員報酬的最高最低受薪差距逐步拉大、台灣所得分配不均或M型化的現象更為顯著,資本家與高官們相互「製造利多」,證所稅打大折扣、遺產稅調降,資本家憑藉政府補貼、資本利得稅率降低而越來越富有,貧窮的勞動人口反而越來越多。根據勞委會統計發現,全台仍有4分之1、210餘萬名勞工每月工資不到1萬9千元。

台灣的景況讓我們不得不進一步思索「經濟發展」究竟意味著什麼。從全球範圍看,我們仍舊受資本主義週期性經濟危機的制約與傷害,且在國家政策性給資本家各項優惠的前提下,部分資本家透過土地投機炒作以及蓄意污染積聚到更多的財富。

或許你會說,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吾人必須指出的是,當前國人仍舊引以為傲的外銷導向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代工經營策略,使得台灣經濟的殖民地性格更為深化,台灣在這方面確實受中國經濟榮枯影響甚深,但卻不是中國的經濟殖民地,而是世界經濟的殖民地,尤其是美歐市場主宰下的經濟殖民地。因為在廠牌與消費市場這兩端仍集中於歐美國家且為其廠商所控制的情況下,台商為了降低成本賺取「微利」的代價,就是工資削減、環境危害以及國家稅收短絀的「三害」下場。相較於2011年12月面臨總統連任競選壓力的馬英九還會假惺惺呼籲廠商「照顧一下你們的員工,多發一點年終獎金」,今天的馬英九連作態都省了,面對日月光此種首屈一指的污染大廠,想必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後勁溪之於日月光+五輕,霄裡溪之於友達+華映,大肚溪之於彰化電鍍10廠,虎尾氟空污之於富喬,中台灣空污之於六輕+中火,污染對台灣民眾早已是家常便飯。這不是自己在家陽台、樓頂種種有機蔬菜、推廣個人層次的節能減碳生活習慣就能夠直接帶來好生活,這麼簡單的「實踐」哲學;至於,全面顛覆這一個殖民地型經濟發展模式與發展優先型國家機器,現在看來卻是依然遙遠的望/妄想。

台灣不再漂浮,只是在晚期資本主義看於愉悅、多元的漩渦中,口裡含著名為「小確幸」的這一顆奪命丹丸,往看不見的底部持續下沉。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