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於2000年1月通過「食品安全白皮書」,當時主管健康及消費者保護的執行委員柏恩(David Byrne)還信誓旦旦,相信白皮書內的倡議可從根本上回應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合理疑慮,重建並維持他們對歐盟食品安全的信心。
10多年後的現在,比利時法語區養蜂業組織(CARI)行政代表布魯諾(Etienne Bruneau)仍說,「不,我可不信超市架上那些商品」。
布魯諾認為,連蜂蜜這麼單純的東西,都多的是混雜劣質蜜等不肖手段,遑論其他成分多元複雜的食品。
在台灣,隨便上網搜尋,就可以找到很多宣稱「來自歐洲」或通過「歐盟認證」的奶粉、水果、橄欖油等各種食品,這樣的廣告標語,暗示了不少台灣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仍然信任歐洲的嚴謹規範和品質把關。
但今年,一向鮮少出現大規模食品安全事件的歐盟,發生漢堡及冷凍千層麵內的牛肉以馬肉混充的跨國醜聞,由於商品在歐洲單一市場流通,當有一國出現食品安全疑慮,其他國家也神經緊張。
馬肉雖然在歐洲許多國家都可供食用,問題在於以賽馬等非食用馬肉混充牛肉,有藥物殘留及標示不清等問題,屬於食品詐欺。
當時,歐盟通報所有成員國針對馬肉進行抽樣檢測,並仰賴「食品及飼料快速警報系統」(RASFF)分享問題產品的資訊,以隨時追蹤流向,視情況可迅速下架或扣留,成效獲得肯定。
這套即時更新資訊的「食品及飼料快速警報系統」不僅在追蹤含馬肉產品上立功,去年9月,捷克假酒造成36人死亡,也是靠這套系統迅速通知其他國家調查是否有遭汙染的產品。
歐洲於1979年建立這套系統,如今不僅可用於分享境內產品資訊,進口商品若在入境國被檢出問題,也會登錄,以提醒其他成員國留意,可說是歐盟阻絕境外黑心食品、遏止境內食品詐欺的利器。
這套系統在馬肉危機中發揮了功效,歐盟執委會正計劃擴充系統運作範圍,讓黑心食品更難流入市場。
根據歐盟執委會今年6月發表的「食品及飼料快速警報系統」年度報告,2012年歐盟接獲8797起食品疑慮案件,其中就有526起攸關市售產品重大風險,比例不低。
也就是說,台灣消費者所信賴的「來自歐洲」食品,不乏可能對人體或動物造成健康風險的貨色。
除了這套警報系統,馬肉詐欺事件爆發後,法國議員要求歐盟執委會在法規上改善即食食品的追蹤及標籤制度,尤其要標明產地國及所使用的肉類成分;歐盟另也採用了可追溯食品上一個販售來源及下一個配送目的的標示。
事後來看,這些都是亡羊補牢的做法,只要有商人抗拒不了利潤的誘惑,就必然還會出現新的食安事件。
舉例來說,距離馬肉詐欺事件爆發還不到1年,瑞士媒體就發現境內仍有餐廳在生食的「韃靼牛排」(steak tartare)中混入馬肉。在英國,去年就通報了1380件食品詐欺案,比2010年劇增2/3,估計是經濟衰退、原物料成本漲價造成的負面影響。
再以歐洲廣泛食用的橄欖油為例,連身為歐盟最大橄欖油生產國的西班牙,去年都發現多達1/4的檢測樣本不合規定,尤以純度不足為大宗。
歐盟食安疑慮罄竹難書,消費者也必須學習自保,越來越多人在超市購物時,不再像過去只注意品牌、口味或熱量,而會細看成分及產地。
比利時一家蜂蜜專賣店業者說,部分供應商會採購較低價的中國大陸蜂蜜,混入歐洲蜜,以降低成本,而這些低價蜜未必都通過重金屬等檢測,經媒體報導後,消費者都變得更謹慎。業者說,在專賣店裡,即使包裝上確實註明產地來自歐盟,還是有很多人再三詢問,確認蜂蜜來源、是否混蜜。
這也許是食品詐欺事件最令人遺憾的後果,即使人們可以想出更嚴謹的法規、制訂更高代價的罰則,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及商家的信心,一旦喪失就再也回不去了。(詳細報導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雜誌2013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