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宋楚瑜: 施政沒追蹤 就沒執行力

自由時報/ 2013.12.22 00:00
記者鄒景雯/專訪

前台灣省政府經濟發展暨研究考核委員會主委夏龍十二月九日因腎臟癌病逝,追憶這位核心幕僚,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嚴肅指出,重大政務、政策執行,一定要有人管考,沒有追蹤就沒有執行力。追蹤不是打官腔、震怒,追蹤是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出解決的對案,然後功成不居。現在,常常講一大堆話,每天開一大堆支票,之所以不能做好,要問政府是怎麼追蹤的?

宋楚瑜及其同僚舊屬於十二月十五日為夏龍舉辦頭七法會,家屬將於十二月二十五日舉行火化。

宋楚瑜︰我追隨經國先生上班的第一天,夏龍就坐在我對桌。我認識他四十年。當時蔣經國院長辦公室主要有三個人,主任是周應龍負責公文流程及總管,管涉外事務的是宋楚瑜,負責經國先生行程與約見的就是侍從參謀夏龍。幾乎當時所有政治上重要的人,都接過夏龍的電話,但他非常自律低調,從來沒有藉著這層關係去找人家討人情,經國先生非常器重他。

現今研考重點擺在民調 是錯誤

我為什麼找夏龍到省府幫我忙?因為他曾一起參與經國先生跑地方及視察所有十項建設等行程,對地方事務有一定程度了解。經國先生有個心願,希望跑完台灣三○九鄉鎮,但沒能跑完,只缺三十幾個。所有這些行程的聯繫工作皆由夏龍和接他的王家驊負責。

現在的人把研考的重點當為做民調,這是錯誤的。研考就是管制首長的施政方針與承諾,有人去追蹤,要確實達成目標。夏龍在省府將之制度化,培養訓練一批研考人才,在省政團隊中建立考核追蹤機制,甚至將基層民眾、地方人士、六千多個村里民大會紀錄、各級民意代表與縣市鄉鎮等地方自治機構的意見與建議,以及省民服務中心受理案件、宋楚瑜競選省長的政見二○九七項、賀伯風災列管追蹤的七三四九件大小工程,分項追蹤,加以一一管制執行實現,做到有限資源充分運用,可說史無前例、後無來者。我們最不容易的,就是要做到不分黨派族群。當時民進黨籍縣市長占一半,我要求,所有地方上或縣市長的建議事項與提案要重視,而且要追蹤到提案人滿意才能解除追蹤。

當年實踐補位哲學 不分黨派族群

那年,屏東大水,車城鄉種洋蔥的田被淹掉了,蘇嘉全縣長陪我去現場,有人建議給補助,但農會與農民反映︰「我們需要協助,不需要補助」,現在如果有種子,再下種,還來得及收成。但是種子現在不容易拿到,除非從美國緊急進口。我一聽,這是好主意,於是列管,由農林廳派專人到美國去處理,事後並追蹤。這樣的例子,不是僅此一件,而是數以千百計。

有天夏龍跑來告訴我,蘇嘉全告訴他︰「請你不要再追蹤了,我已經非常滿意了」。你說︰現在中華民國還有這種制度嗎?而且,事情處理好,功勞是由農林廳與地方政府共同分享。管考過程中,他不怕得罪人,但從不公開指責,讓人下不了台,不管藍綠,只要學夏龍的一半就好。不會像現在大家問政府︰你答應的事情怎麼沒有做到呢?

現在很多行政出了問題,就上下互推。省府的經驗是:中央看不到的,我們去看,去找出問題,地方人力財力做不到的事,我們去做銜接,所謂「補位」哲學即是。台南市的焚化爐做好了,卻不能試俥,因為尚未完工,台電認為未取得使用執照,因此無法通電,雙方發生爭執。夏龍於是跑來跟我講:省府不是台電最大的股東嗎,找省府的台電董事去溝通,一定要協調辦好。這本來就是一個邏輯的問題,他知道台南市政府沒有權責與台電交涉,必須省府出面去解決。後來果能通電以後,試俥完成,焚化爐啟用。

馬政府最大問題是有分工沒合作

今天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分工、沒合作,中央與地方銜接不起來,必須有單位扮演橋樑。最近一部電影,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夏龍及他的管考同事和我,平均每週至少要坐一次直升機飛到各縣市去勘查,齊柏林是看地理、人文,我是看人文、建設與救災。在直升機上,我看到怎麼一座六線道的大橋,橋頭上有個鐵皮工廠擋在那裡,路也不通。下機後,就去追蹤,原來是在土城、樹林上二高交流道上的城林大橋,有個工廠拒遷。理由是當年的公告是以造公園的理由徵收土地,現在變成造橋修路,因此要求重新辦理公告。我和夏龍商量後認為這很簡單,問題出在徵收價錢不一樣,可以承諾重新辦理公告徵收,但需要一些時間,不過要先拆房子。然而誰敢去講?省長請你出面。於是我真的帶著省公路局梁樾局長去找工廠老闆溝通,答應按照最新的公告地價補償,他說:我相信你。當時樹林鎮長在外舉牌抗議,認為這是作秀不可能有結果,但是問題確實解決了。

什麼叫政治?政治管三件事,施政方針、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用人。我用專業的人去做最優先的事情。例如,縮短城鄉差距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初我找夏龍到省政府一起做事,就訂下這個大原則,將人民的小事當成政府的大事辦,希望他協助去盯著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現在很慘。家裡會用桶裝瓦斯的,多是偏遠地區、老舊社區,以及攤販,維持其價格穩定,是縮短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非常重要的政治手段,因此桶裝瓦斯為什麼這個時候要漲價?一點道理都沒有。

一桶瓦斯由五百漲到千元 沒道理

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朝把台灣收為版圖,康乾盛世,但台灣人造了反。康熙五十九年,台灣六級大地震,傷亡慘重,瘟疫流行,中央政府不但沒有前來安撫,而且橫徵暴斂,因此朱一貴造反。乾隆五十一年,台灣又有大地震且餘震不斷,又是橫徵暴斂,林爽文造反。過去是官逼民反,農民造反,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照顧中小企業。在景氣最差的時候,原本一桶瓦斯五百元不到,現在變一千元,這是在增加升斗小民謀生的成本,瓦斯公司轉嫁成本大賺其錢,怎麼不會有民怨?

怎麼可以這樣處理?如果有負責貫徹施政方針的單位在監督這件事,會發生嗎?有人指責政府「要好好說明」,這不是說明的問題,是心中要有百姓、要有解決的方法,有擔當去做才對。

沒有追蹤就沒有執行力。執行力是靠追蹤,把它落實、做好。現在常常講一大堆話,每天開一大堆支票,之所以不能做好,要問是怎麼追蹤的?夏龍常講他是狐假虎威。狐有威,因為牠拿著令牌去警告:不好好做,老虎真的會咬人,會賞罰分明。現在是狐狸不像狐狸,老虎不像老虎。追蹤不是打官腔、震怒,追蹤就是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出解決的對案,然後功成不居,這是研考的基本精神。

我今天講夏龍與省府團隊,不是在說都是他一人的功勞,而是一個團隊必須要有團隊精神(esprit de corps)、相互支援,不能互看笑話,要有人挾主官的期待去協調溝通整合,發揮整體的榮譽感。不是首長一句話,路就能鋪好,橋就能蓋好,食安和環保都能做好,政策要兌現還要有人盯,要分工更要合作!我在省府時,有幸有吳容明、賴英照、蔡鐘雄、夏龍這些好幫手與好廳處長。我想強調,我們有很不錯的、規規矩矩的公務員,只是需要有人好好去帶他們。我們必須重新找回台灣民主的信心,找回大家對政府的信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