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其實並不是決斷型的政治人物,她做決策的速度緩慢,而且常常猶豫反覆。但是,她居然可以把猶豫變成馴化的手段,進而運用危機、轉化危機,將危機運作為強化其權力的工具。譬如,面對諸多經援南歐國家的方案,她總是先持否定的態度,而後再慢慢轉為「在某些條件之下,或許可以同意」。她從來不明確地給予「是」或「不是」的答案,而常常是同意與否定並存。於是,可能的「否定」反而更讓其對手意識到她權力的存在,在「既是也不是」、「既不是又可以是」的游移之間,最後是由梅克爾給予條件,設定遊戲規則,從而讓德國規範了整個歐洲的政經秩序。
有人說她對歐洲的野心,可以比擬為希特勒,這其實是言重了。若真要做比擬,那麼梅克爾其實是馬基維利獨特的傳人。馬基維利所處的16世紀很像我們這個時代:舊秩序崩倒了,新秩序還沒有誕生。馬基維利在這樣的時代形塑了一個過渡時期的理念:政治,就是如何獲得並維繫權力的藝術,因此,不能將政治與道德混為一談,更不能讓僵化的道德阻撓政治的運作。梅克爾加上馬基維利,這是當代的「梅克維利」政治,也就是這位總理的秘密。
如果說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危機社會」的時代,那麼梅克爾適巧掌握到面對危機社會的態度。在一個日趨複雜的社會中,政治人物往往被要求要能夠控制「不確定的狀態」。許多掌權者就這樣意圖去「控制」,去滿足時代的召喚,結果往往碰壁挫敗,甚至反而招引群眾更大的憤怒。承襲馬基維利理念的梅克爾卻很清楚「不可控制」就是當代的特徵,而政治的本事就是要如何從中塑造希望,找到動員民眾的能量。她很清楚危機可以用來開發想像力,可以釀造更多的可能性。
這種「梅克維利」思維,值得我們的領導人思考。譬如,馬英九總統時時刻意要表現他的「積極性」,試圖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甚至做無人能控制的事,最後不僅毫無結果,甚至帶來禍害,激發民眾更大的憤懣或輕蔑。馬英九其實誤解了自己的能力,也誤讀了這個時代!
圖說:德國總理梅克爾於柏林總理府發表演說,圖攝於2013年12月18日。(圖文/路透)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