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國不再韜光養晦

俄新網/俄新網 2013.12.16 00:00
作者:俄新社記者葉連娜·庫茲明娜

“中國崛起”既可能為國際社會帶來新的機會,也帶來新的挑戰。世界對此措手不及,政治評論員們在對待新“中國”的評價上各執一詞,有人認為中國是世界政治穩定的一個因素。也有人認為中國對全世界以及一些鄰國不僅構成經濟威脅,甚至是軍事威脅。

一切為了發展

專家一致認為,今天中國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解決國內問題上。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確保無障礙繼續發展經濟的國際形勢。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寧說,“中國領導層目前忙于國內事務。中國政治局中甚至沒有對外政策專家,這不是偶然的事情”。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邢廣成表示,中國認為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主要戰略任務是營造有利局勢,以便繼續進一步發展,成功解決經濟增長國內問題。中國對外政策圍繞國內政治而定,而不是相反。

位于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亞洲問題高級顧問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稱,中國對外政策的主要任務是避免同美國對峙,因為“同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敵對關系將威脅中國的進一步崛起”。

早在20世紀90年代時,中國並沒有卷入許多國際問題,而今天,北京幾乎不得不就所有對外政治問題表明本國的立場。

特列寧介紹說:“在某種程度上,這可以用中國的經濟需求來解釋。中東的例子很明顯,中國從那里進口大量能源資源。起初,中國在那里沒有地緣政治利益,但逐漸卷入了中東地區各種問題的解決過程之中,以便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

一個強大的中國是軍事威脅?

格拉澤指出,中國對外政策的整體矢量發生了變化:從遵循鄧小平“韜光養晦”的遺訓,到採取積極主動的立場;從不幹涉他國內政,到有選擇性的進行幹預;從世界舞台上的消極角色到參與解決全球問題。

特列寧說,“中國更‘固執'的對外政策如今因軍力強大而得到強化。眾所周知,如果中國發出‘警告’,那麼接下去可能就是軍事行動”。

在經濟和軍事實力增強的背景下,中國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國家利益,積極聲明對被本國政治家稱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主權,這囊括南海的幾乎全部水域。

格拉澤說:“今天,中國明顯通過政治、經濟和外交壓力,有時甚至是軍事壓力對鄰國施加影響。為使美國更難以在危機時刻滲透地區,中國試圖利用反介入能力(anti-access capabilities,如殲擊機、導彈、C4ISR等),這本身就對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構成威脅。”

她說,日本認為中國構成的威脅越來越大:中國海上民事執法隊伍的船艦幾乎每天都停泊在南中國海海域,中國飛機定期出現在日本領空上方。

盡管俄中關系相對良好,但俄羅斯許多人還是認為中國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特列寧說:“確實,如果談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從形式上來說,中國有理由擴大自己對俄羅斯的領土要求。但中國不會這麼做。”

特列寧說:“中國政治家們非常清楚,俄羅斯為中國帶來的最主要的好處是:平靜可靠的後方、自然和能源資源等等。對中國來說,卷入同俄羅斯領土爭端無異于地緣政治自殺。”

他說,中國也不希望與美國對峙。他認為,中美關系是“合作和競爭的混合體”:競爭是為了讓合作條件更有利。他還說,中國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但從不會轉變成美國的敵人,因為中美兩國彼此之間的互相依賴程度和互相滲透程度非常高。

中國專家們堅持說,中國正在上升的軍力完全是為和平目的服務。邢廣成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軍力加強對美國、俄羅斯和日本不是威脅,相反,中國的發展是全世界穩定與和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依賴

今天的中國是歐盟、台灣、俄羅斯、非洲、拉美最重要的經濟伙伴,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和投資伙伴之一。

中國同經濟伙伴們的關系特點是互相依存度高。這意味著,中國手中掌握著影響世界經濟的強大杠桿。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波爾佳科夫說:“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後,失去了‘弱國'的優勢。現在中國的任何作為和不作為都觸及整個國際社會。”

他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對伙伴國產生了雙重效應:既為伙伴國發展經濟創造了極大機會,同時又因此把他們置于依賴境地。這樣,中方需求的上升整體而言意味著世界市場需求的上升。這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西方生產者有利:俄羅斯的黑色冶金之所以得以存活下來,靠的主要是中方的需求。

相反,中方需求減少或者拒絕進口某些商品可能導致其價格下跌,結果股市牌價也隨著聚能效應而下跌。這樣的例子在2012年可以觀察到,誘因是當時中國對銅的需求減少。

中國對外經濟活動和國內經濟形勢影響著世界經濟。中國對個別新食品的需求成為世界某些食品價格上漲的因素。有人認為,中國肉類消費的增加導致糧食價格大幅上漲(過去10年內上漲120%),因為糧食開始被用于制造動物飼料。

波爾佳科夫介紹說,中國迅速掌握新技術,以更廉價的同類產品躋身國際市場,成為歐盟、美國和俄羅斯在許多生產領域直接競爭對手。這可以從太陽能電池板市場的例子上窺見一斑。按照福布斯雜志《Forbes》的資料,2004年德國曾經以64%的市場占有率成為太陽能電池板市場上的佼佼者,與此同時中國僅占11%的份額。2010年,形勢幾乎相反: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升至50%,德國則下降到18%。為保護本國生產廠家,歐盟對中國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開征高額關稅。

中國專家們一如既往的認為,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份量上升只能給世界帶來好處。他們認為,強大的新中國應當擔當維護世界秩序和經濟穩定的保鏢角色。

刑廣成說,中國向世界推出了在互利自覺合作原則上發展經濟的高效模式。

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教授弗拉基米爾·波波夫認為,像蘇聯20世紀50年代的發展模式一樣,中國發展模式在發展中國家倍受歡迎。現在,我們可以觀察到,東南亞國家借鑒了中國的個別特點:依靠積累儲備的出口型發展模式和工業政策。

世界還不習慣看到強大的中國

刑廣成說,世界還來不及習慣中國方面正在上升的影響。美國不清楚該如何同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共處,但緊密的經濟聯系把美國和中國捆綁在一起。世界不是很清楚中國"和平崛起"構想背後的各種動機。

確實,盡管中國盡全力普及"和平崛起"和"戰略對話"構想,但世界對中國的理解仍然不一而足,各不相同。

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3年的數據,世界上38個國家中只有50%的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態度,而美國這一指標是63%。而且,對中國看法最好的是非洲國家(肯尼亞78%、塞內加爾77%,尼日利亞76%)、亞洲國家(巴基斯坦81%、馬來西亞81%)、拉美國家(委內瑞拉71%、巴西65%,智利62%);對中國看法最差的是日本(93%)、歐盟國家(德國64%、意大利62%)、以色列(60%)和朝鮮(50%)。

受訪者認為中國是伙伴的國家主要是非洲國家、亞洲國家和拉美國家(巴基斯坦82%、塞內加爾78%、馬來西亞78%,肯尼亞77%)。日本(40%)、菲律賓(39%)、意大利(39%)和土耳其(36%)公民則認為中國是敵國。朝鮮、以色列、英國和大多歐盟國家對中國的看法是中性的。

與此同時,如果談到對未來的預測,那麼加拿大(67%)、歐洲(57%)和拉美(50%)居民都相信,中國很快就將成為新的主要超級大國。其它地區的居民對此持懷疑態度,但即便是指標最低的非洲也不低于39%。

按照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俄羅斯有63%的居民對中國態度良好,53%的局面認為中國是伙伴。

特列寧說,“‘中國崛起’在俄羅斯人頭腦中引起了真正的轉變。俄羅斯從未同一個強大的中國作過鄰國。當俄羅斯在19世紀末首次接近中國時,中國是一個弱國,無力抵御西方帝國主義者。因此,在俄羅斯人的意識中,中國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弱國,是一個技術上落後的貧窮國家。但在過去10年中,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當鄧小平啟動改革時,中國的GDP占蘇聯的40%,而現在,俄羅斯和中國的GDP比值是1:4。這讓俄羅斯人感覺非常難受,自尊心受挫。盡管如此,俄羅斯沒有受到反華情緒的支配。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