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深圳「觀瀾」版畫村 窺見客家人遷徙脈絡

客家電視台/ 2013.12.16 00:00
【鍾雄秀 陳靖維 中國深圳】

中國深圳市緊鄰著香港,它是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在1979年實施改革開放過後,中國政府將深圳,視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以及展示改革開放成果的窗口,從一個小漁村,短短卅幾年,現在變成,有上千萬人口流動的特大城市,事實上深圳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會的觸口,它也是客家移民最多的城市,至今仍留下數百座的客家圍屋和碉樓,以觀瀾地區為例,在深圳市政府特別保護下,以凌姓和陳姓為主的客家古民居,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版畫基地,這禮拜的系列報導,我們將帶觀眾到中國深圳,看看這些數百年的客家古民居和圍屋,如何被有效地保留了下來,首先我們先到號稱,深圳「世外桃源」的觀瀾,從客家的遷徙脈絡,了解深圳如何保存這些客家古民居。

「我們贏了、我們贏了。」

在假日早上,一群小朋友來參觀牛湖大水田的版畫村,一時興起,就在古聚落的廣場玩了起來,遙想在幾百年前,同樣就在這一片白牆綠蔭底下,當年村子裡的小朋友,可能也是這麼玩著呢,從地理位置來看,深圳緊鄰著香港,而觀瀾是在深圳市的龍華新區,也就是在深圳的北邊。

事實上整個深圳的北邊,在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前,屬於寶安縣,與惠州相接,來自贛閩粵山區的客家人,數百年前大量移入,主要是跟康熙年間實施的「遷海復界」有關,包括觀瀾古民居的凌姓和陳姓家族,大體上都是這樣而來。

深圳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聯春:「廣東深圳的客家它的形成,主要分布區,是在今天我們的龍崗區、坪山區、龍華區、觀瀾這塊地區,那麼這塊地區,北邊就接到惠州,再往北就是廣東的梅州、新寧這一帶。」

深圳市龍華新區文產辦主任 李康:「當時當地政府,在做文化普查的時候,就發現有這麼一個客家古村,保持相對比較完好,另外呢,就是作為觀瀾來講,客家人、客家文化,對觀瀾這2、300年的影響深遠。」

我們現在是在古民居裡面,我們發現這裡頭有幾百年的歷史,連這個樓梯也很舊了,走起來會有振動的聲音,看起來隨時會朽壞掉一樣。打造觀瀾成為中國版畫基地,其實是個偶然的機緣,按理一個城市建市的時間短,很難有所謂的文化基礎,自從2004年,首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也就是「文博會」,在深圳舉辦過後,深圳開始找文化立市的項目,想想牛湖村大水田的,古民居能做什麼,就想到了這裡正好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知名版畫家陳煙橋的故居。

觀瀾牛湖村陳氏後人 洪幸雲:「本來種田 這裡都是田,(再來呢?後來是說被徵收了是嗎?)嗯嗯,政府徵收,徵收不是徵收,租去了,政府是租的,(租期)5年。」

80幾歲的阿婆洪幸雲,是梅州市五華縣客家人嫁到陳家,年輕時還住過老村子裡,她就住在附近,包括她在內,很多凌、陳兩姓的後代,還是經常來村子裡走走,這個地方是版畫村的碉樓,它差不多有4層樓這麼高,上面有很多的槍口,看得出來,以前的人,為了要抵擋外人攻打進來,它做了很多防禦的設施,從上面看下去,整個村莊清清楚楚。

像這種碉樓,版畫村一共有3座,它的樣式和建造年代都不同,實際上,凌姓是廣東開平客家人,開平本來就以碉樓聞名,現存碉樓還有1833座,開平碉樓在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從碉樓的特性來看,觀瀾的確是在深圳,受到客家文化影響較大的地方。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院長 鍾曦:「這個版畫村,現在叫版畫村,其實呢,你說版畫成就了這個地方,讓人家知道,甚至我應該反過來說,還是這個版畫村,本來它有這一塊,它成就了這個版畫。」

半月池、古民居,這裡能夠讓人看到的是,原來客家人南遷沿海所留下的古聚落,在都市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能夠用藝術的深度與高度,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