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讀者來稿:女農老師日記

立報/本報訊 2013.12.11 00:00
■黃文欣

嘗試在校園種小麥,並非我天生大膽,而是以為有人會到校教我整地、播種、施肥、及照顧。經過2個月,麥子長得漂亮又高大,才發現,靠自己摸索務農心得,原來我這麼堅強!

種麥 一件沒把握的事

申請全教總的「雜糧復興計畫」的一開始,其實是件沒把握的決定。周圍的人都好奇關心。當我收到小麥與蕎麥種子時,心裡一度想打退堂鼓。連續擔心了好幾天該怎麼整地?該怎麼播種?在我多年教學經驗中,這還是生平第一次。自從當了老師,很少有嘗試失敗的勇氣,這回真是充滿挑戰。

經過努力四處求援、用心研究,還是有許多失敗經驗,因為農事的學問實在太多,別人指點的、書上寫的、聽說的,都不足以完全解決問題。為了證明高雄這炎熱的天氣也可以將小麥種起來,我卯足了勁,一有空就往麥田跑,常一個人望著土壤左思右想、東摸西摸,總算讓我長出了小小的成就感。

師生在麥田同樂

教育上,我常扮演「灌輸」的角色,而不是與孩子一起探索未知。但在這塊田地上,我們常互相拋出疑問,孩子問我:「為什麼麥田上會長出一棵很大的小白菜?」我反問:「為什麼雜草長得多又不均勻?」孩子又問:「為什麼蕎麥這麼難種?」我又問:「為什麼小麥長得有稀有密?」農田中,我不是老師的角色,而是和孩子一起探險。

麥田位在校園鬧區,早晨大家還沒進教室之前,會先和我在田裡逗留一陣子,吱吱喳喳討論:「老師你看,今天有小瓢蟲喔!」「麥穗上有黃色的點點耶!太有趣了!」我們每天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引來其他親師生觀看,泥土、麥子、大豆、小蟲、雜草、有機肥的味道,簡單的元素卻很有別於教室的學習。

人與土地情感相連

看著小麥一天天長高長壯,那種喜悅感就像父母養育孩子,每個可愛的動作都引來嘖嘖稱奇。放學後的黃昏,我會留下來澆水拔拔雜草,蹲下來靜靜欣賞著麥子的風采。未開的麥穗像懷孕的植物,挺著大肚子,模樣超可愛;當結穗的麥子活生生的展現在眼前,映著本校的紅樓與藍天白雲,常讓我感動莫名!

最近因為要參加主辦單位辦的比賽,孩子說什麼也不捨得拔下一株小麥來當裝飾,「這是大家辛苦種植,又已經長這麼高了,怎可為了比賽就折斷它?老師如果你去拔起來,我們會哭喔!」我非常驚訝孩子與小麥的情感連結如此深厚,人與土地的關係原來可以這麼溫暖動人。

幾乎學校所有老師都說,從沒看過麥子的真實樣貌,這片麥田對大朋友小朋友都成了最受歡迎的「自然教室」。大家都在期盼,1月時,麥田會長成什麼樣子?

(高雄市國小老師)

(圖說)校園建築與女農老師的小麥田。(圖/黃文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