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借鏡德國教育 拯救青年高失業率

yam蕃薯藤新聞/天下雜誌提供 2013.12.11 00:00
根據OECD統計,2012年歐盟國家15到24歲青年人口失業率,平均高達22.8%,西班牙甚至高達53%。而德國青年人口失業率卻能維持在8%左右,是歐盟國家最低。也比台灣的青年失業率12.6%還低。 如今,歐洲各國紛紛與德國簽屬協議,希望德國協助它們建立技職教育體系,解決年輕人失業的問題。教育,儼然已經成為德國最熱門的出口項目之一。 全世界都在問,德國是怎麼做到的?為何他們的年輕人,有能力去面對快速轉變的全球化競爭? 串聯腦力與資源 德國人不會將人才培育的責任都丟給政府或學校。不論是企業、學者、民間團體、研究單位,乃至於老師、家長,都積極主動參與教育行列。提出創新靈活的做法,並整合各界資源,共同做出有效的改革。 例如:德國著名的「雙軌制教育」(dual education systems),就是企業與學校密切合作的例子。 雙軌制透過企業與學校合作,提供技職體系的學生一邊在學校上課,一邊到企業學習的機會。 學生進入雙軌制課程後,每週有幾天到學校上課,另外3到4天,則到企業裡接受學徒訓練。企業與學生簽有合約,訓練期間學生有薪資可拿,企業並提供實際工作技能的教導。學程大約3.5年。 德國的雙軌制有國家設定課程標準與相關規範,也有機構來認證訓練的標準、品質。由於雙軌制提供了實務與理論結合的經歷,大大提高了學生就業的能力與機會,使得雙軌制課程變得愈來愈熱門。 為什麼德國的企業願意投入跟學校合作?洪堡大學學者史佩克爾(Anna Spexard)指出,「愈來愈多企業了解到,與其等到大學畢業後再去訓練,不如先挑選出好的學生,送他們到企業訓練,及早培養他們實做的能力。」 動手做、教別人 一直以來,德國人自認為是創意與務實的國度,而這也體現在他們的教育裡。 他們不只教學生,也訓練學生去教別人。例如,科技小老師的課程,就是由十年級學生擔任講師,為五、六年級學生進行科學工作坊。而五、六年級學生甚至要到幼稚園,教導最簡單的實驗。 位於德國波昂的聖莫里茲阿恩特中學,則強調每個學生一定要把自己所學分享給學弟妹。《天下雜誌》參訪當天,資訊教室裡的七年級學生,正在分組報告他們如何設計出「讓貓可以走路」的電玩遊戲。 「這很好玩,有機會跟學弟妹分享,會讓我感到很自豪,」剛做完報告的一名小男生,眼神發亮地說。 不求速成 但求扎根 相對於台灣動輒以幾年幾百億,砸錢衝排名、搶達標的速成教改心態,德國培育人才處處可見點點滴滴,長期扎根,慢慢等待人才開花結果的視野與耐心。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發現他們的天賦,是所有參與教育的人共同的目標,」北威州企業雇主協會的專案負責人胡內克(Heike Hunecke),指出了德國各界參與教育的共識。 【延伸閱讀】 《■ 12年國教國中現場大調查:「家長」是學生最大的壓力》
《■ 教改17年省思/說好給孩子的未來呢?》
《■ 侯昌明教育之道:態度比分數重要》
《■ 借鏡德國教育 拯救青年高失業率》
《■ 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http://www.cw.com.tw/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