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軍武》401聯隊 台灣空軍防空識別區值勤主力部隊

NOWnews/ 2013.11.26 00:00

記者呂炯昌/綜合報導

大陸國防部23日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範圍,將釣魚台劃入範圍內,引起鄰國關注。事實上,防空識別區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指的是一國基於空防需要,單方面所劃定的空域,以利軍方迅速定位管制,最先由美國在1950年代提出,但沒有國際法效力。大陸周邊國家也都劃設有航空識別區,並對進入識別區內飛行器定有標準處理程序。

根據日本《J Wing》雜誌揭露日本防空識別區攔截標準程序,首先由地面雷達站或空中預警機對目標進行偵察和探測,確認是否必須出動戰機攔截,同時相關訊息上傳至府中基地的航空總隊作戰指揮所;確認目標進入防空識別區後,雷達或預警機會第一時間將目標方位訊息同時傳送給防空指揮所和空中的攔截機飛行員。

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日本全國部署有28座大型固定雷達站,主要配備J/FPS-2主動相位陣列(AESA)雷達,該型雷達於1980年代之後陸續服役,雷達天線本身另以360度旋轉以涵蓋所有水平方位,偵測距離超過250公里,可同時偵測多個目標。目前防衛省以J/FPS-5雷達汰換部分J/FPS-2雷達,未來預計用J/FPS-7汰換全數舊型雷達。

駐稚內基地的第18警戒隊和駐大凑基地的第42警戒群重點監控俄羅斯方向;駐海栗島基地的第19警戒隊和駐福江島基地的第9警戒隊重點監視朝鮮半島和對馬海峽;進駐九州基地與座岳島基地的第56警戒群和駐沖繩宮古島基地的第53警戒隊則直接監視中國東海方向。

除了地面雷達外,日本航空自衛隊另有4架E-767與12架E-2C預警機,藉由空中巡邏彌補地面雷達無法偵測的死角。

一旦有不明飛行器進入防空識別區,日本通常出動攜帶AIM-9L或AMM-3空對空飛彈的戰機,以雙機編隊前往攔截。由於近年來大陸飛機頻繁「入侵」日本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領空,使得沖繩那霸的第204飛行隊成為出勤最頻繁的飛行聯隊。

該飛行隊每日安排4架F-15J戰機在基地內值勤,接獲緊急升空警報後,必須在5分鐘內升空;當F-15接近目標距離2000英尺時,航空自衛隊飛行員首先用目視觀察目標輪廓,確認其國籍、檢視目標是否掛載武器。如果目標沒有敵對意圖,日機通常會採 取伴隨飛行措施,利用無線電喊話,並拍下目標照片。如果目標不肯離去,日本攔截機則透過國際通用無線電頻道呼叫、雷達鎖定等強硬措施予以警告。

韓國則由設在烏山的韓國空軍中央防空控制所主導防空識別任務,在全國沿海地帶及離島配置雷達站,主要擔負對韓國領空、日本海和黃海海域進行防空監視任務。由於朝鮮半島的軍事作戰指揮權仍由美軍掌握,因此中央防空控制所實際聽命於美韓聯合空戰指揮中心。

近年來,韓國空軍出動攔截量較大的主要是部署於慶尚北道大邱基地的第11聯隊和忠清北道清州、中原基地的第17、第19聯隊,上述聯隊部署有先進的F-15K、KF-16戰鬥機。

韓國空軍主要攔截對象為「南下」的北韓戰機,以及穿越隱歧、對馬海峽的俄羅斯偵察機、轟炸機。

中華民國空軍以強網系統為中樞,由台北嵩山、屏東大漢山、新竹樂山長程預警雷達等5座一級雷達站擔任骨架,結合遍布全台以及澎湖、金門、馬祖、烏邱等離島的普通雷達站,形成綿密的日常防空監控體系。

空軍投入防空識別區戰備巡弋的部隊中,以駐防花蓮佳山基地的401聯隊出動頻率較高,因為該聯隊擁有的F-16戰機是空軍現役三款主力機型中妥善率最高的一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