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右看:金馬50年

立報/本報訊 2013.11.24 00:00
左看:從尋根開始

第50屆金馬獎於11月23日順利落幕,主辦單位著力呈現台灣電影50年來的心路歷程。其中最佳劇情片頒獎環節,歷屆影帝后並列台上令人印象深刻。但眾星雲集背後,台灣電影何去何從?

台灣電影曾有光輝的過去,寫實、瓊瑤、武俠到新浪潮,風起雲湧。卻也在加入WTO後,在資本雄厚的好萊塢強勢壓境下兵敗如山倒,在2003年市占率不到1%,票房低於1,500萬元。

雖在2008年後看似日漸復甦,產生許多票房破億的作品,得利於中國市場的成長,然而台灣電影卻不應失憶於當年失敗的經驗。

台灣電影當年挫敗的關鍵在於自由貿易資本大小的殘酷遊戲,只是今天在好萊塢的陰影下,找到龐大中國市場略作喘息。因此重生首要課題並不是拍出幾部賺錢的作品,而在於人力、文化土壤的養成。固然破敗多年的產業無法提供豐沛的技術與創意,但若因此急於跟著市場跑,後果必產業將再度西移中國大陸。

金馬縱有在台灣舉辦的假象,卻無法帶動本土電影,進而使電影成為耕耘台灣文化底蘊重要媒介。

因此在感動於台灣電影承先啟後的同時,文化基礎工作:文化教育、社區營造和媒體公共化等不容忽視,從尋根開始方能孕育出豐沛的文化元素與人力。

林子暉/世新社會發展所研究生

右看:打破框架

2013年華語影壇年度盛事:金馬獎風光落幕,在極具意義的第50個年頭,眾星雲集,共同回顧台灣電影的歷史。

台灣電影發展一路波折,從1950年代台語電影興起,1960年代的寫實及武俠片,到1980年代的新浪潮,整體產業在政府扶持下欣欣向榮。但在1990年代後,因歐美影片的強勢競爭,電影產業長年蕭條。2003年跌至谷底,總票房僅1,500萬,市佔率不足1%。所幸在2008年一波本土電影的浪潮下逐漸復甦,諸如《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賽德克.巴萊》等將台灣特色轉化為商業元素,成功介入中國市場。但何以把握這次令人驚豔的復甦,不致淪為曇花一現,關鍵正在於如何吸引資金與人力。

本次金馬獎正有其指標性的意涵,兩岸三地和新馬的華人電影人齊聚一堂,不僅代表一次盛會,更意謂產業的國族邊界不在。而這不僅在電影製作技術、人力資源與交流上產生良性競爭與合作,更重要是資金與市場的合流,而這些正仰賴政府打破相關文創投資的侷限。

台灣電影若能把握此良機,50年的光輝追憶將是另一個嶄新的開始。

誠如知名導演李安所說,台灣電影自由創作豐富,但氣虛、格局小,正需要打破框架,重塑格局與市場!

林泰佐/社會評論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