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外交要有新思維

立報/本報訊 2013.11.18 00:00
非洲甘比亞忽傳與台灣斷交。這是總統馬英九上任6年來第一次邦交國要與台灣斷交。6年前馬英九上任後便提出「外交休兵」政策,從此不曾與對岸爭奪邦交國。這個政策獲得對岸的善意回應,於是6年來台灣的邦交國並未減少。在中國經濟崛起,國際聲望日增之際,這是不容易的成績。這期間,並非沒有台灣的邦交國想要轉向,但是似乎都被對岸政府勸阻了。因此,這次甘比亞的轉向並非源自對岸的挖角,而是出於甘比亞自行決定。

甘比亞的轉向並非意外。站在甘比亞的角度,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它便處於孤立的地位。特別是,中國大陸長年耕耘非洲國家,在非洲,中國的聲望遠非其他國家所可比擬。這首先是因為非洲國家與中國一樣,過去都受到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欺負,共同命運使友誼容易建立。非洲國家在上世紀60年代前後爭取獨立的過程中,多半得到中共在精神上、鬥爭理論上、物質上等等各方面的支援。

近2、30年來,雖然獨立鬥爭已經完成,但是非洲國家仍然面臨發展經濟的重大挑戰;正好這個時期中國經濟快速成長,雄厚的財力能夠慷慨地協助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兩年前北京舉行的「中非論壇」,中國政府大手筆免除非洲國家巨額的債務,並提供大筆資金作為非洲國家經濟建設的融資。甘比亞處於少數未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不僅外交處境孤立,而且在爭取中國融資、發展對中貿易以及各方面的合作,都必然處於不利的地位。算盤打下來,即使台灣提供可觀的經濟援助,還是不划算。因此,甘比亞的轉向,絕對不是該國領導人個人的獨斷獨行,而是符合甘比亞國家利益的措施。

據傳還有不少台灣僅存的邦交國家企圖轉向。台灣要維持僅存的20多個小國邦交非常吃力,而且主要得看中國的善意。這是一場註定不可能戰勝的戰役,苛責外交人員是無意義的,也是不應該的。台灣必須對外交政策發展新思維。

今日台灣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延續50年代兩岸高度敵對的舊思維。但是,半個世紀多以來,兩岸關係已經大不相同,敵對已經讓位為交流;更大的變化是對岸經濟的崛起,展現不同於50年代的國際影響力。另方面,在進入新世紀,世界霸權的美國先發生911事件,再爆發金融海嘯,使得美國在國力與聲望都受到重創。台灣的外交必須因應外在局勢的巨大變遷而作必需的調整,才能維護台灣最大的利益。不此之圖,一昧責怪外交人員,只是尋找替罪羔羊,無補於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