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同志=愛滋 反多元成家搞抹黑

立報/本報訊 2013.11.11 00:00
【記者李威撰台北報導】近來網路流傳一支影片,將愛滋與多元成家草案掛勾,指稱開放多元成家,不只增加政府愛滋防治經費,還將導致更多父母的心碎。感染者痛批,為了阻止多元成家,反對者竟然透過可恥的行徑,一再消費、利用感染者及同志族群。

「我想沒有一個父母可以接受自己兒子是得了這種病。」影片中一名聲淚俱下的母親說:「當他告訴我他出櫃的那一霎那,我心裡就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小孩子早晚一定會出事。因為男男同性戀,他們的性關係是很複雜的,他們的愛都不是愛。」

多元成家草案送入立院,反對聲浪不絕於耳,這支名為「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的影片上周公布在YouTube以後,立刻引發許多人不滿。

異於影片的看法

身為同志與感染者的家長,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跟影片中的母親相同。感染者馬修的母親「戴媽」表示:「性向是性向、HIV是HIV,兩者怎能相提並論?」她質疑,難道感染者只有同志?

影片中的母親說:「同性戀不可恥、可恥的是所作所為。」戴媽反駁,同志的行為、同志的愛都不可恥,可恥的是「心靈上的髒」。戴媽認為,正是思想出了問題,才會把同志與愛滋講得如此負面。她反問,難道異性戀的行為與戀愛就一定純潔、高尚?

反對者聲稱,多元成家一旦通過,將因雜交、多P而導致愛滋疫情惡化。但戴媽認為,行為是個人的,制度本身卻是中性的,不要把多元成家的立意講得很猥褻。她說,就算沒有多元成家,這些行為還不是一樣在檯面下繼續發生?

戴媽認為,同志跟愛滋掛勾、提到多元家庭就要扯到性氾濫,其實都是過時的思維,是一概偏頗的負面言詞。她說,真正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愛滋深化一段同志情

這部影片同時也指稱,同性戀沒有真愛,但實際上,同性伴侶的愛情並不亞於異性戀者,即使是愛滋也無法阻撓。今年38歲的游先生,交往對象是一名感染者,在他得知另一半感染愛滋以後,並未選擇離去,而是留在身旁悉心照顧。

游先生表示,他一心一意只想著幫助另一半回歸一般人的生活,根本沒考慮過要離開他。現在,伴侶每個月要回醫院就診、拿藥、抽血、檢查,游先生都會盡可能陪伴在側,平日則提醒他生活中該注意的事項。

游先生形容,他跟另一半早就從激情昇華到老夫老妻的情感。他反問,如果老夫老妻有一人得了癌症,會被對方趕出家門嗎?深愛另一半的游先生表示,現在他只想陪伴另一半走出來、慢慢回復健康。

愛滋不僅沒有阻礙這對同志伴侶,甚至深化了這段感情。游先生表示,另一半的脾氣原本不大好,對他也蠻兇的,但在照顧扶持的過程,他看見另一半的改變,變得更加珍惜這份感情。

自責家長 用錯方法求助

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的個案管理師范順淵提到,影片中的母親面對兒子雙重出櫃(愛滋、同志),顯然還有許多放不下的情緒,凸顯母親跟孩子的溝通發生了問題。他質疑,如果真如影片所言,這名母親平常有在陪伴其他感染者家屬,但自己的情緒都無法處理,又該如何去協助他人?

范順淵表示,感染者的父母其實相當缺乏資源,有情緒是在所難免的。但根據實務經驗,他接觸過的數十對感染者父母,大多數在得知孩子感染愛滋以後,都是自責,而不是責備小孩。

但范順淵也指出,確實也有少數父母,在自責以後會產生補償心態,希望可以替孩子做些什麼、改變些什麼,但在父母親遍尋不著資源的情況下,將孩子帶去精神科或求助其他宗教,希望改變孩子性向。

避開污名 反倒確立污名

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家長在愛滋議題上確實比較缺乏資源與教育,有些家庭為了避開污名,減少跟親友的互動,自我孤立的結果,反而更加確立污名。

徐森杰表示,家長得知孩子感染,固然有所責怪,但自我反省的家長還是居多,想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他提到,有家長因此試著開始理解同志,舉辦同志大遊行的時候,站在遠處觀望,改變原先對於同志的想像。

徐森杰呼籲,家長應該試著學習接納孩子的性傾向。另外,面對家中的感染者,家屬其實可以透過一些資源獲得幫助。徐森杰表示,醫生、個案管理師都是可以諮詢的對象,參加愛滋親子團體也是選項之一。另外,露德刊印感染者親自撰寫的家屬手冊,可以透過故事與正確知識的分享,讓家屬獲得更多力量。

消費利用 不擇手段

由感染者組成的帕斯堤聯盟表示,激進宗教團體為了反對多元成家,再次利用、消費愛滋感染者。帕斯堤聯盟質疑,污名化感染者族群,不斷損害感染者的權益,讓感染者不敢現身,難道這就有助於杜絕愛滋的傳染?

況且,帕斯堤聯盟表示,偏頗不實的內容,不只傷害到感染者,其形塑的「異性戀性行為就無染病可能」,更導致防疫的錯誤認知。

帕斯堤聯盟譴責,對多元成家有異見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藉由傷害感染者、散布不實資訊來達到目的的行為,「利用感染者族群來打擊多元成家法案或是同志族群,是相當不理智、無知的行為」。

(圖說)愛滋感染者的母親拍片反對多元成家法案。(圖片來源/YouTube網路截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