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土地改革 中共3中棘手議題

中央商情網/ 2013.11.08 00:00
(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2013年11月8日電)從大陸官方智庫的「383」改革方案來看,農村土地改革很可能列入中共18屆3中全會改革版本。但是這項攸關大陸約一半人口的重大議題,盤根錯節,對中共當局,勢必棘手。

中國共產黨第18屆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

(18屆3中全會) 將於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經濟學人」雜誌等西方媒體關注3中全會,重點之一在土地改革。

新一期「經濟學人」指出,1978年的土地改革把中國大陸農民從人民公社解放出來,但沒有給他們轉讓、出售農地和宅基地的權利。

這促成大陸新一波土改需求。

大陸城市土地為國有,農村土地為農民集體所有,農民雖在土地上耕作、蓋房子,但對土地的權利受到限制。在集體土地上蓋的房子拿不到國家房管部門發的房產證,因此,約占大陸一半人口的大陸農民或許有房產,但只是鄉鎮政府甚至村委會發證的「小產權房」,不能作為抵押品。

在大陸推動農村城鎮化之際,農業人口大量向城市移轉,廣大農村土地需要轉變功能。

英國諾丁漢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樹潔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 (BBC)中文網採訪時說,問題是,農村有權使用這些土地,但是國家會在需要的時候以比較低的補償收回去。

如何保障農民對土地的權利,又兼顧國家在特定情況下可收回土地,土地改革成為需要。

「經濟學人」就分析,讓農民對他們耕作的田地和住宅擁有完整的權利,不但讓農民受益,也有利於經濟轉型。

但如何通過集體建設用地制度的改革,使縣級以下的地區獲得合法發展空間,這是新土改要面對的難題。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國研中心)「383」改革方案參與者劉守英日前在一場演講中,從「個人角度」分析,新土地改革的核心是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要同地同權。

劉守英指出,新土改的策略是先使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然後是存量進入市場;最後是宅基地分類型分區域進入市場。

他說,這樣可能可以減少社會的震盪,但同時使整個城市化和工業化能有比較大的空間,使土地更加集約利用。

劉守英為大陸國研中心農村部副部長。國研中心提交的「383」方案一般被視為可能貼近中共18屆3中全會最後的改革版本。

但是,除了改革策略之外,大陸地方黨政官員長期倚賴賣地的「土地財政」是不爭的事實,在許多地方政府仍債台高築的情況下,新土改要改變現狀,大陸中央要如何化解地方官員的阻力?這是中共中央另一個棘手難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