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輝煌時期 台語片產量勝西片

中時電子報/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11.08 00:00
台語片發展從1955年的《六才子西廂記》開始,但因這部電影採16毫米膠片拍攝,畫質不佳,上映不到3天就因票房慘淡下檔。《薛平貴與王寶釧》改採用畫質較好的35毫米膠片拍攝,且跳脫歌仔戲的布景與演出方式,廣受歡迎,開創台語片黃金時期。

北藝大戲劇系教授邱坤良表示,台語片在1955年代興起有幾個重要的社會因素。當時流行看內台戲,也流行同為閩南語系的廈語片,但因香港製的廈語片「口音怪怪的」,不能滿足台灣觀眾,「當《薛平貴與王寶釧》打著正港台語片的招牌出現時,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邱坤良說,1950與1960年代是阿伯阿嬤都會買票進戲院看戲的台灣電影黃金時期,台語片一年產量甚至是西片3倍以上。

1948年成立的拱樂社是擁有8個劇團的大歌仔戲團,平均每10天就換一檔戲,全台巡迴演出。陳澄三推出新戲或電影時,整團出來「踩街」,敲鑼打鼓,熱鬧宣傳,這也是《薛平貴與王寶釧》轟動的原因之一。

台語片榮景僅維持不到30年。南藝大教授井迎瑞表示,台語片顛峰時期僅短短10多年,因許多人趕搭熱潮,快速產出導致量多但品質不佳;政府壓抑台語,推廣國語政策,補助國語片,台語片逐漸式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