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鵬(前)
本文取自《今周刊》865期內容:
3D列印成了產業界的當紅炸子雞,不僅「自造者」運動遍地開花;在台灣,主掌工研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的曾文鵬,更成了火紅的企業把脈師,一天至少接待三組人馬,讓他得到「台灣3D列印教父」的美名。
一走進與台南烏山頭水庫比鄰而建的工研院南分院,彷彿置身大型戶外花園;這個距高鐵嘉義站四十分鐘以上車程的神祕基地,近兩、三個月突然熱鬧起來,不斷湧進國內外參訪團體,還有更多的是不願具名的企業訪客,就連鴻海也曾經派人到中心了解技術。
他們,都是為了3D列印!
工研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一直是台灣3D列印技術的研發重鎮,自從美國總統歐巴馬點名當今最夯的3D列印技術後,這裡便成了國內各企業主的取經地。其中,擔任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總監的曾文鵬,更是奔走全台各地,頻繁地接受採訪、出席演講,每天至少接待三組人馬。
尋找口顎重整材料 意外遇上3D列印
時間拉回二○一○年,早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大幅報導3D列印趨勢前,時任工研院雷射應用中心總監的曾文鵬,就因手上一項關於口顎重整的研究計畫,與3D列印結下不解之緣。
當時為了尋找口顎重整的關鍵醫療材料,曾文鵬把目標鎖定在高硬度的金屬植體,但接下來遇到令他頭痛的難題:要怎麼把金屬做得完全符合人的口腔大小?
在遍覽國內外研究後,曾文鵬篤定地認為,將金屬粉末一層層疊出來的「積層製造」,是生產金屬植體最適合的方法。於是這個計畫,成了曾文鵬一路推動3D列印應用的起始點。
嚴格說起來,曾文鵬並非台灣研究3D列印的始祖,早在十年前,包括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已經就3D列印(或稱積層製造)做過深入研究;只是礙於當時3D列印設備技術不成熟,讓「印」出來的東西品質低劣。從此,台灣錯過了全球3D列印狂潮的第一班列車。
隨著近年來國際間重新捲起3D列印熱潮,美商3D Systems、德國設備領先廠商EOS、日本機械大廠松浦(Matsuura)設備技術已臻成熟;也剛好在這時候,命運之手牽引曾文鵬接觸到積層製造,從此與3D列印撞擊出激烈火花,甚至成了台灣3D列印產業發展的掌舵手。
長相斯文,說話慢條斯理的曾文鵬,當年從交大控制工程研究所畢業後,因成績優異,還沒退伍就拿到台灣工具機大廠研發部經理的職缺;之後進入工研院,也長期待在機械所任職。
一路走來,曾文鵬累積豐富的機械背景,還不到五十歲,卻已是台灣工具機業界的前輩。他笑說,自己也是傳統製造派出身的,看著近十年台灣工具機產業因中國低價搶單頓失活力,心中感慨萬千。他認為,台灣產業講求大量、低價製造的生產模式勢必面臨淘汰。
有了這樣的背景,讓曾文鵬在體驗過積層製造的神奇魔力後,腦子裡開始想著:如何也把這魔法粉撒在台灣製造業,幫助產業升級轉型?
孵育「雷射光谷」技術 力推產業轉型
於是,二○一二年底,在工研院宣布成立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成為台灣第一個3D列印研究基地之際,曾文鵬順勢接下了總監的重擔。
時間拉回去年七月十八日,工研院籌組成立「雷射積層製造產業群聚」,推動台灣跨進3D列印產業。這一天,只見曾文鵬忙著接待來自國內外的廠商、官員;到了晚上活動結束,曾文鵬還親自到德商EOS、日本松浦等廠商下榻的招待所拜訪,遊說對方將3D列印設備引進台灣,加速台灣3D列印實際應用的發展。
經過一年時間,眼看著客製化骨科醫材公司捷安司、3D列印代工廠台灣積層製造等公司,逐一從工研院搖籃中孵育而出,曾文鵬笑說:「就好像看著自己小孩一個個出生!」
台灣積層製造總經理楊世名說,若不是透過董事長邱于川介紹認識了曾文鵬,他大概一輩子也不會踏入3D列印領域。公司籌設這一年多來,他看著曾文鵬為3D列印及雷射產業奔走的熱情,「說他(曾文鵬)是3D列印教父,當之無愧!」
講起外界的高度推崇,曾文鵬急忙撇清:「說教父不敢當,我也只是剛好在產業發展到對的時機,做了對的事情。」
回想一路推動3D列印,曾文鵬坦言:「其實一開始也會懷疑,印出來的東西真的能用嗎?」但看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透過全世界最好的機器「印」出來,那一瞬間,內心感動與震撼是無法形容的,也讓曾文鵬加深了3D列印將改變產業遊戲規則的信念。
「現在最重要的是,應該先把各行各業的應用找出來,把想像化為實際,讓台灣率先找到3D列印的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期許這一次,台灣能夠趕上這班疾駛的3D列印列車。
人物小檔案:
曾文鵬
出生:1964年
現職:工研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總監
經歷:工研院機械所副組長、美溪機電研發部經理
學歷: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研究所
科技趨勢先驅Chris Anderson將首度登台演說,更多資訊請點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