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左右看:4G的榮景

立報/本報訊 2013.11.03 00:00
左看:荒謬大戲

台灣4G建置因為採用全球特例競標模式,在失控的競標下,最終得標的6家業者,共要付出1,186.5億的標金。過高的標金及基地台建置的成本可預期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以往台灣普遍使用行動網路「吃到飽」可能消失。

細究此次失控的競標模式,除了參與競標的鴻海郭董所指控的遊戲規格不公,政府根本錯置4G之於台灣的角色。

首先,4G不僅帶有龐大的商機,將牽動網路雲端相關的科技業、服務業,更是一項基礎建設!龐大商機自然吸引擁有雄厚資本的企業投入,不斷的競標以期取得這項網路時代資源的優勢或壟斷地位。大眾對於網路的高度依賴將解決費率提高造成的損失。

但這樣的情況,網路將徹底商品化,投入之企業必定以利潤為首要考量。不僅台灣引以自豪的網路使用率將急速下滑,一般民眾獲取資訊的管道減少,更有甚者,消費力不高的偏鄉可能連基地台都沒有。

進一步論,政府在於建置4G網路時選擇競標模式不僅錯估市場機制的理性,更將公共資源管理者的角色退化為國庫會計。其實,以台灣現今網路通訊業豐沛的技術人力建立第三方的監督委員會何嘗不可,以其規劃、監督現有基地台資源共享兩至三家現有通訊業者共同進行,包含半民營化的中華電信,不僅可以在合理的範圍下形成良性競爭,更讓網路回歸公共所有。

林子暉/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莫因小失大

台灣4G競標在檯面上運作將近40天,393回合的標價大戰後,最終得出史上最高1,186.5億元總標金,溢價率高達231%。看似政府將成為最大贏家,國庫將得到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標金的成本加上基地台建置難度高的成本都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將是寄望4G作為產業轉型的科技業與服務業雪上加霜。

4G開發的目的在於提供行動資訊網路的可能,即高速度移動下,最高仍可達到1Gbs的傳輸速率,可作為未來行動影音、通訊等服務的基礎。但以取得最佳頻段C5的中華電信來說,明年商轉將不僅承擔高達256.85億的標金外,建置4G所需汰換與新增的設備、仍有6,000座以上的基地台難尋等成本都將讓不漲價的誓言危危可岌。

而上述成本轉嫁消費者所造成的不僅是民怨,更是掐滅台灣轉型科技服務島的一線生機。當4G費率提高,行動影音平台、網上個人資料庫等網路雲端等商機將大大折損,連帶台灣正要起飛的服務業,諸如個人化雲端醫療、網路金融平台都無法開創新的服務模式,搶得商機。

誠如郭台銘所呼籲的希望政府拿出部分過高標金,作為分享原為中華電信所有基地台資源,降低產業成本來減輕消費者負擔。否則,相較南韓、美日等國4G早已建置完成,台灣錯失產業轉型契機,經濟數據持續下探,政府自食苦果。

林泰佐/社會評論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