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讀存書店風景

中時電子報/⊙鍾芳玲/文 2013.11.01 00:00
一位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的書店主人邦妮(Bonnie Slotnick),在她非常陽春的網站上,一開頭就如此對外呼籲:「請不要到facebook加本書店為朋友、不要到twitter追蹤本書店、不要到Instagram、Picasa、Pinterest查看本書店的照片……請你直接來書店瀏覽、交談、會會志同道合的人、買幾本好書、享受鄰近氛圍。如果你無法親自造訪,可以打電話來購書,除非必要,才電郵。喔,順便提一下,這裡沒有『我們』──就只有我,邦妮。」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最吸引我的,還是書店風景。這也是為何我會在二十多年間持續地逛了數千家書店,並在上世紀末寫出《書店風景》並幾度增訂。這本以西方書店為主題的專書,最早於1997年出版,平均每隔五、六年,我就會針對書中的書店進行追蹤與報導。 連鎖書店強勢不再 整體書業宛如人生般起起伏伏,這麼多年來,我所描繪的人物與景物必然各有變遷,有些店主退休或去世,有些店家遷移、重整或歇業,值得欣慰的是,不少書店依然屹立不搖。但無可否認的,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是全球書業變化最劇烈的時期,而我正好見證並紀錄了這段歷史。 二十世紀末英美激增的超級連鎖書店曾終結了許多小書店,但網路書店與電子書在本世紀初盛行後,實體書店一律飽受衝擊,企業化的大型連鎖書店尤甚;例如發跡英國、以販賣書籍與音樂的「維京超級店」(Virgin Megastore),曾在全球大開連鎖店,而今已全面退出美加、歐洲、澳洲與日本的市場,僅在埃及與中東地區營運。 又例如原為美國第二大的連鎖書店「博得」(Borders Book Shop),全盛時曾擁有上千家店面,但也因連續幾年無法獲利,在2011年走入歷史盡頭。仍是全美第一大的連鎖書店「邦斯與諾伯」(Barnes & Noble Booksellers),近幾年已停止擴張並陸續關閉不少店面。大型的連鎖書店在本世紀初已不再具有絕對的強勢,這是上世紀時,人們難以想像之事。 類型書店家數銳減 此外,我發現美國某些類型的書店也有銳減的趨勢,例如創立於1967年紐約市、全世界最老的同性戀書店「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Bookshop),以及另兩家有三十餘年歷史的同性戀書店「藍達升起」(Lambda Rising Bookstore)、「不同之光」(A Different Light Bookstore),於2009、2010、2011年相繼結束營業;同樣在1970年代興起的女性書店,1990年代中期在美國曾有上百家書店,而今大約僅餘十家。這兩類書店在美國大量流失,固然讓整體書店風景遜色不少,但從另一積極角度來看,表示同性戀與女性受歧視的現象,已不若數十年前般嚴重,且有關這兩類議題的書籍,現今多可由一般綜合型書店或網路書店取得,美國的同性戀與女性書店已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我們無須太過感傷。 我也觀察到一些現象,例如西方的網路書店與實體書店不再極端對立,後者會透過前者的通路販賣二手書;例如一些沒有經濟壓力或對物慾所求不高的人,獨資或合資在自己的社區開起獨立書店,只因他們將書店經營當成一種生活方式(life style),而非一門生意(business),並希望嘉惠社區民眾,即便沒有利潤,還是繼續經營;例如連鎖書店運用其資源,辦一些讓讀者免費參與的大型活動、延長營業時間以服務夜貓族。 複合經營吸引顧客 書友回應溫馨感動 二十多年來書寫、增訂《書店風景》的旅程,不僅引領我打開西方書業的一道道窗口,使我在欣賞風景之餘,還分享了諸多書人的悲喜故事,因而後繼寫出《書天堂》與《書店傳奇》,讀書、訪書、寫書,已成了我的興趣、工作、與生活。更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讓我與華文世界一些老少書女書男產生了奇妙的交流。 不知有多少讀者與書店業者對我說,他們因看了我的書,而特別走訪巴黎河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紐約市的「史傳德書店」、倫敦的「廚師書屋」或威爾斯的黑-昂-歪書鎮;素未謀面的書友會從遠方捎給我書店的明信片與照片;有些學生甚至表明畢業後,立志逛遍我書中所提的書店;也有書店主人因景仰書中所介紹的舊金山地標書店「城市之光」,因而就將自己的書店命名為此;一些超級讀者因為喜歡這本書,辛苦收藏了歷年來繁體字、簡體字、精裝、平裝、毛邊的各種版本,甚至連試讀本都不放過;一位退休的優雅外交官夫人,親手為我編織了中國結的書籤;一位名喚李安琪的女孩和他那位愛書的爸爸,親手為我做了專屬的小書夾,還把我書中的一些圖片拼貼設計成酒標,貼在酒瓶上送我,裡面裝了他們父女自製的威士忌……這些點點滴滴的小故事,在在豐富了我的人生。 這些年來,華文地區也陸續出現了不少介紹本土書店的著作或國外書店的譯作,媒體不時有書店的專題,網路四處可見書店的介紹。單以今年為例,某大航空公司今年的廣告片,就安排演出的明星坐在巴黎的知名地標書店「莎士比亞」前入鏡,無獨有偶,一位名模女星也在此書店前拍年曆照,另外還有一部播出的港劇也以此店為場景。 親訪享受書店氛圍 透過紙本、網路或媒體,而今我們足不出戶也能達到臥遊的目的,但多數的書店主人,其實還是期待在他們的書世界與讀者不時相遇。一位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的書店主人邦妮(Bonnie Slotnick),在她非常陽春的網站上,一開頭就如此對外呼籲:「請不要到facebook加本書店為朋友、不要到twitter追蹤本書店、不要到Instagram、Picasa、Pinterest查看本書店的照片……請你直接來書店瀏覽、交談、會會志同道合的人、買幾本好書、享受鄰近氛圍。如果你無法親自造訪,可以打電話來購書,除非必要,才電郵。喔,順便提一下,這裡沒有『我們』──就只有我,邦妮。」邦妮的這段話,著實道出了諸多書店業者的共同心聲。 對我而言,書店最美之處,其實是人與書、人與人在書店中擦出火花的光景。不出門時我固然會透過電腦,在網路書店與電子書中遨遊,但我還是喜歡登門拜訪一家家有特色的書店,當面欣賞並讚揚書店主人的品味,和他們談論彼此傾心的書籍,相互分享對書、對生活的熱愛與感觸,最後再由他們手中親自接下幾本購買的讀物,這種人與人間的第一類接觸,還是最讓我珍惜與追尋。即便有時店主不擅言詞或不友善,我總是樂於見到形形色色、大小不同的各類書店,這象徵了社會的多元、自主與活力。 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我堅信實體書店一定不會從地球上消失,因為這世上永遠有人愛逛書店,也永遠有人愛開書店。然而我們若企盼書店風景獨特、多樣又美麗,所有逛書店者、開書店者都必須共同思考、關心書店的角色、功能、意義與前景,我願如是說:「書店風景,人人有責」。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