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部落新聞眼:原住民文創能量強 卻是苦不堪言

立報/本報訊 2013.10.30 00:00
■舞賽.古拉斯

小鴨的魅力席捲台灣,整個台灣似乎都因這隻小鴨而熱鬧起來。下個月,台北的天空還會出現7層樓高的「OVO蟲森巴」。國外的文創作品陸續引進國內,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文創產業到底在哪裡?而原住民的機會在哪裡?

根據文化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文創營業家數從2007年的5萬4,287家到2011年5萬3,461家,減少826家之多,文創業者多因經營不善等因素關門;再從「經營年數」及「資本結構」觀察,以經營10到20年的家數比例最高,所佔營業額也最大,顯示這幾年的文創政策並未能扶植文創新秀。再觀察資本結構,家數最多的是在10萬到100萬規模的中小型產業,但卻有25%的營業額集中在公司數僅佔0.47%但個別營業額高達2億元以上的企業,顯示文創產業的營業額集中於少數大型企業。

造訪過台北市東區「台北文創」的朋友一定有所感,因為這裡進駐的多為知名文創業者,所謂的「文創發展基地」,其實是商人「消費」文創的所在地。這裡不僅僅商品貴,連租金都貴得嚇人,一般文創工作者根本進不去,當然,本來在文創市場競爭力較弱的原住民的文創工作者,更沒有機會在這裡展示他的作品,甚至用美好的故事感動消費者。

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在台東、在花蓮、在屏東,都有不錯的作品,作品背後也都有著精彩的故事,我們認為,這些作品較之在「台北文創」所銷售更有「台灣文化價值」,但是,我們的作品卻很難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因為市場的門檻高,現在連蜻蜓雅築都還得負債繼續維持他的文化創意工作,其他的文創工作者或業者的處境,便可想而知的困難。

國際文創大師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曾說,一個國家或是地區的產業經濟,在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如果文化價值無法被認同,該國的經濟和產業,就難以躍進。也就是說,台灣要發展文創產業,要賣的就是台灣文化價值。

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曾經指出,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首先就不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深刻了解後再加上創意,同時能再進一步發展民族的深度,這樣文創產業才能生根、發展。台灣擁有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這使得台灣的文化有多面向的呈現,讓台灣文化呈現多元色彩。遺憾的是,道理人人都懂,政府的政策與措施卻沒有反應出對台灣文化價值的重視。

政府在原住民文創產業的推動上,目前文化部與原民會均針對88重建區,提出相關的文創輔導計畫,而行政院原民會也在全國設立多處「創新育成中心」,積極推動文創人才的培養、商品的行銷,但是終究還是停留在經費補助,進到市場血腥廝殺,卻仍得靠工藝家或藝術家自求多福。換句話說,「原住民文創產業」究竟是什麼?

這幾年,透過行政院原民會、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推動的「駐村藝術家計畫」、「原住民族文化藝術及傳播事項補助作業」、「Pulima藝術獎」,原住民因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作品都受到高度的肯定,但是,如何走出去,卻一直沒有一個清楚的政策來引導,使得至今,創作者仍繼續單打獨鬥,處境可謂「苦不堪言」。

面對全世界都在瘋文創,台灣在文化多元的優勢下,不應繼續忽略能代表台灣文化價值的台灣原住民文創。我們期盼,政府的文創產業發展政策與策略,能關注道原住民文處發展的需求,藉由政府政策的推動與民間創意能量的發揮,能促成原住民族文創「產業」,不要再讓文創工作者寂寞了。(部落行銷執行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