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人權醫師陳永興 籌親老醫療樓

中央社/ 2013.10.26 00:00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26日電)「人權醫師」陳永興早年致力人權運動,為弱勢族群發聲,近年積極為年長者完成老人親善醫療大樓夢想,獲第23屆醫療奉獻獎。

每天頭戴鴨舌帽、頸部別領結、親切與老病人們握手聊天,已經成為宜蘭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的特殊打扮,讓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一看就知道是聖母醫院院院長。

4年前,陳永興受義大利籍神父的誠摯邀約,加上見到一張外籍神父們在台終寢的墓園照片,打動他遠從南台灣的高雄來到東台灣的宜蘭,成為聖母醫院第一個非天主教徒的院長。

在這之前,陳永興是精神科醫師,當過國大代表、立法委員,致力台灣人權運動,為弱勢族群發聲,被稱為「人權醫師」;他也曾任高雄市衛生局長,在公共衛生領域上有前瞻性的想法與作為。

今年63歲的陳永興說,在就讀高中的寒暑假時,曾與西班牙籍神父到原住民部落服務,那時發現,「要為人服務不是不可能,確實有人真的做到了!」;在高雄醫學院唸書時,他還與友人組成「百達山地服務團」,前往當時幾乎沒有電力供應的屏東縣霧台鄉山地部落,為魯凱族原住民從事醫療服務長達10年之久。

陳永興說,人不只肉體會生病,在高醫時他不選擇一般熱門科別,立定志向專研精神科,希望可以照顧更有需要的病人。

在高醫畢業後,陳永興曾在1987年228事件40周年時,發起公義和平運動 之後分別擔任國大代表與立法委員,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教育權利的「特殊教育法」、「職能治療師法」等法案立法通過,也曾完成「台灣醫療發展史」專書。

他表示,西元1999年起擔任高雄市衛生局長期間,曾大膽提出護士、藥劑師、醫檢師和公衛人員也可以擔任地方衛生所長,不只激發非醫師人才的工作動能,也吸引更多人才願意到衛生所服務。

在擔任聖母醫院院長4年來,陳永興有感於宜蘭鄉下地方交通不便利、醫療技術缺乏、老年人口急速倍增,於是奔走全台,四處募款,籌建「親老」訴求的老人親善醫療大樓。

「我是范范,范瑋琪,請支持羅東聖母醫院籌建老人醫療大樓」陳永興在募款期間,感動導演吳念真,歌手范瑋琪、音樂家李宗盛等人的投入義助,大樓終於在今年5月動工,預計兩年後落成啟用。

「台灣早期的醫療發展,是由海外神父與修士為台灣人犧牲奉獻,如今該是台灣人回饋的時刻」陳永興說,過去義大利籍的神父可以跨越半個地球,來到聖母醫院貢獻服務,聖母醫院現在已把愛傳下去,在去年首次舉辦海外醫療義診團,前往菲律賓偏遠山區進行為期一週的醫療服務;今年3月,更再次組團赴菲律賓山區義診,除了一般診療之外,更擴大服務至外科手術服務。

「沒有人鼓掌的工作,也許更需要有人去做」,陳永興說,只要願意奉獻,從醫人員都可獲醫療奉獻獎,老人醫療服務或許不能賺錢,但這絕對是台灣未來的醫療發展重點。

陳永興強調過去醫人、醫心、更醫社會與國家,現在他要完成老人親善醫療大樓夢想,並希望能將這樣的理念推廣到更多地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