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泰王山地計畫 台泰合作40年

中央商情網/ 2013.10.23 00:00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清邁特稿)泰王蒲美蓬40多年前推動山地計畫,開啟台泰農業合作,台灣果樹種在清邁安康山上,罌粟因此絕跡,台泰合作今年慶祝40周年,農業、教育交流持續不墜。

泰王1968年倡導山地計畫,以期剷除滿山遍植的罌粟,1970年與中華民國政府展開合作,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派出時任福壽山農場副場長宋慶雲到泰勘查,最後在泰緬邊境的安康山試辦農場,山地計畫從這裡開花結果。

泰王山地計畫1993年轉型為皇家計畫基金會,台灣2年後將合作任務從退輔會改由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ICDF,國合會)執行。

台泰合作今年邁入40周年,10月中旬在安康農場舉辦研討會系列活動,推動山地計畫的舵手畢沙迪親王(H.S.H. Prince Bhisatej Rajani)、人稱「爸爸宋」的宋慶雲與眾人齊聚一堂。

畢沙迪表示,農業技術不斷升級,包括種植技術與品種,「這對台灣非常有利,持續與我們(泰國)聯繫,因為台灣總是有較好、較新的科技出現,把新科技與植物品種傳給我們」。

皇家計劃基金會與國合會日前簽署第2期百香果、澀柿、菇類、柑橘合作計劃,著重植物保護、生產加工方面。

退輔會副主委金筱輝指出,安康農場場地大、與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泰國已成功移植台灣經驗,甚至比台灣山地農場還成功、還擴大,尤其是花卉。

金筱輝表示,台灣在其他農作物包括蔬菜水果,做得比泰國好,但泰國已慢慢追趕上。

台泰農業合作擴及教育,金筱輝指出,國合會提供獎學金培養泰國學生,回到泰國成為種子師資,許多人擔任副教授;皇家計劃的農場員工也到台灣農場觀摩,回泰國開始發展觀光休憩產業。

台泰合作的成功經驗,泰國也開始與鄰國分享,畢沙迪親王說,泰國派出農業專家協助寮國,阿富汗、哥倫比亞等毒品猖獗的國家,也到泰國了解如何推展經濟作物,剷除毒品種植。

回顧篳路藍縷開辦農場40年,宋慶雲表示,「辦了農場以後,不種鴉片了,路也有了,山上種的水果可以下山,下面的米糧可以上來,因為山地計畫才有這樣的成果,否則山民還是只能過著原始生活」。102102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