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社論:應善用公民力量制衡食品安全

立報/本報訊 2013.10.22 00:00
食品安全議題在近幾年已經成為新聞焦點的「固定班底」,只要有食品相關的新聞,獲得關注的程度都超越各類議題,是少數能展現媒體「專業性」的新聞,但是長時間下來,各種解決方案已經是老調重彈、沒有新意,是少數公民的能量沒有充分發揮的領域。

在眾多的新聞議題中,食品議題與一般民眾的關係最緊密。台灣人日常飲食都來自於食品工業、食品業者的時間並不長,幾乎每個人都還保有家人親手製作食物的記憶,各種「媽媽的手藝」幾乎都還未失傳,而且,食品工業比起家庭製作的食物,除了具有比較長的保存期限之外,口味、品質的差異並不大,工廠、店家所販賣的食物,一般人幾乎都能製作,而且品質不會差太多。嚴格說來,台灣人對於食品的行業內涵,應該是很明白的;一般人或許不明瞭電腦的價格有沒有過度膨脹,但是食品價格有沒有名不符實,台灣人並不會陌生。

然而,怪異之處也在於此。台灣人對於政治、教育事務頭頭是道,總能說出一番道理,也很善於利用職場人脈而獲得各種八卦,以至於媒體需要三不五時透過臉書、PTT、YouTube等網站來獲得新聞報導的靈感。但是對於食品這一個這麼貼近一般人生活的議題,實際的狀況卻是由少數菁英主導了議題的方向,食品安全議題幾乎都是由檢驗來發現,報導方向大量的由「學者專家」決定,而解決方案也幾乎萬年不變就是集中在加強查緝、加重處罰。民眾幾乎在事發之前都不知道小吃、麵包、油品生產過程有任何潛藏危機,而只能在事件爆發後被動的唾罵商人黑心、健康受影響。

如果我們觀察這幾年台灣對於相關議題的反應,大概會得到一個印象:即使台灣有許多人在求學生涯在食品業打工做過,但是台灣實地看過食物烹煮、調配過程的人,比起知道電腦組裝過程、機車維修過程秘辛的人數,要少了很多。這當然不是常態。相較於電子、機械產品這類消費性商品具有製造的高門檻,以及鑑定的專業性,以至於發生糾紛時常出現難以辨認對錯的各說各話狀態,但是食物品質的便是卻相對容易。

我們明明有龐大的食品安全查緝能量厚植在民間,但是對於食品業的監督權卻幾乎都落在政府、專家手上,似乎只要政府對於食品檢驗、查緝的人力不足,唯一剋制食品標示造假、胡亂添加配料的應對方案就只剩下「加重處罰」,而且還是逐步加重處罰卻還顯得無法抑制違法食品氾濫。台灣人並沒有非要將食物交由工廠、店家打理的急迫性,最糟的狀況也不過就是回到自行烹煮的狀態而已,之所以要倚賴便利商店、食品業者、商店的理由,無非就是為了覓食方便而已。

台灣外食的人口眾多,對於食品的品牌忠誠度並不高,業界理當對於消費者龐大的商業能量存有敬畏之心,但是從塑化劑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來,所顯示的狀況幾乎都是業者刻意作假,或是對於原料的純正性完全不查證,以至於事件發生後都是用時間來沖淡民眾的記憶。業者幾乎無畏於消費者的抵制、拒買能量留下深刻印象。

以台灣的環境而言,食品安全是個人人都能監督,也能發揮作用的議題,但卻對於政府常常對事前預防兩手一攤、業者常把問題歸咎到原料有問題,而顯得很無力。民眾原本應該是處於強勢的地位,卻因為拱手讓出民眾集結監督、用拒買來進行反制,才會變成被動、弱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