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對中一再退讓 馬剩多少籌碼?

自由時報/ 2013.10.21 00:00
記者彭顯鈞/特稿

去年七月國共論壇達成的「共同建議」中,開宗明義就是:「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這兩句話,馬英九在今年的國慶演講,不只引用,還「升級加強」變成「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中國不斷升高政治壓力,馬還有什麼可以退讓?

國共兩黨的「政治對話」,甚至是「政治呼應」,早就默默在進行。習近平掌權後,對台策略是「表面軟、實際硬」,持續升高政治壓力,一步步迫使馬在「政治議題」上讓步,情勢完全一面倒。

檢視馬連任後的兩岸立場宣示,令人怵目驚心。去年三月拋「一國兩區、同屬一個中國」、今年四月宣示「不推動兩個中國」、今年六月宣示不推動「一中一台」與「反對台灣獨立」、今年六月以「一中架構」呼應「一中框架」、今年七月首度引用中國官方版定義九二共識、十月宣示「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等。

馬英九面對習近平,兩岸政治立場不斷退讓,早就自我揚棄了「不統、不獨、不武」原則,顛覆所謂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

國共兩黨最愛唱和所謂的「共同政治基礎」,其中的內涵,無一不是中國所界定的在一中框架下,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還要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馬英九掌權之下,國共兩黨已發展出高度的「政治共識」,如今,習近平再催促「政治分歧問題」不能拖延,兩岸不能繼續「只經不政」,顯然還要繼續催討「政治成果」。問題是,一再退讓的馬,還有多少籌碼可因應?馬已不斷迎合、屈從中國的立場,除統一時間表,還有什麼政治議題可談?

馬一貫的兩岸主張早已支離破碎,中國正逐步收網,慢慢摘取政治果實,台灣還能繼續「溺於眼前小利而昧於遠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