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五分仔車 傳承記憶

中央商情網/ 2013.10.12 00:00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2013年10月12日電)蒜頭糖廠早年運送甘蔗的「五分仔車」,是許多農村人的共同記憶,如今已轉型觀光,讓遊客體會南台灣的蔗園風光。

六腳鄉耆宿張振龍說,台灣在日據時代有句俗諺:「第一戇,種甘蔗給會社磅」,就是說天下第一號傻瓜,種甘蔗給「會社」(製糖株式會社)秤重。

他說,1905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推行糖業保護政策,規定「採收區域制度」,農民種植的甘蔗不得運出指定區域,只可賣給區域內的糖廠。

當時農地被劃入指定區域後,農民不得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其它作物,只能種甘蔗,且甘蔗採收後,也不能自由出售,一定要賣給製糖株式會社。

在這種制度下,不僅甘蔗價格任由會社宰割,在秤重過磅時,農民也不能進去看,廠方說多少斤就是多少斤,重量常被壓低、以多報少。張振龍說,「第一戇,種甘蔗給會社磅」這句諺語,正反映當年在日本殖民政府下,台灣農民的委曲與辛酸。

張振龍說,由於蔗糖是台灣早年輸出的重要經濟物資,因此糖廠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的對象,如今糖廠壁角樓上仍可看到當年的彈痕,廠區內也保有防空洞、戰壕等歷史痕跡。

由於嘉南平原面積廣大,甘蔗採收後,必須以小火車運至糖廠,運送蔗糖的「五分車」,也就逐漸成為地方的重要交通工具。

張振龍回憶說,當時朴子、六腳一帶的莘莘學子,要到嘉義、北港求學,或民眾要出外洽公、購物,大多會搭乘糖廠「五分車」,在公路系統不發達的年代,「五分車」提供不少便利。

台灣光復後,每逢甘蔗採收期,許多農村兒童會守在台糖軌道旁,等待滿載的「五分車」掉下白甘蔗,在經濟不富裕的年代,撿拾白甘蔗成為農村老一輩共同的童年記憶。

張振龍說,所謂「五分車」就是鐵路標準軌距的一半,世界標準軌距為143.5公分,台糖小火車的軌距只有76.2公分,約為標準軌的一半(五分);台鐵軌距為106.7公分,也稱「七分車」。

蒜頭糖廠轉型為「蔗埕文化園區」後,開放「五分車」供遊客搭乘,沿途有輕便車、糖蜜車、警戒樓塔、防空洞、日式木造車站等,見證台灣糖業史,也成為寓教於樂的休閒活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