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展覽如驛站 陳界仁願交換故事

中央社/ 2013.10.08 00:00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盧森堡市8日專電)台灣視覺藝術家陳界仁關注邊緣族群的錄影作品在歐美展出多次,雖然這類藝術屬於小眾,但他認為,展覽就像古代驛站,是交換故事的場域,有故事就能讓人思考。

在文化部駐法國巴黎文化中心促成下,陳界仁的個展正在盧森堡現代美術館(MUDAM Luxembourg)展出,由館長倫吉(Enrico Lunghi)親自策展。

這是陳界仁在巴黎、馬德里之後,在歐洲的第3度個展,在此之前,他的作品早已參加過歐美各國藝術展、雙年展。

館方形容,陳界仁的作品並陳全球共通議題及小人物的個人命運,他的作品經常採用來自邊緣族群的素人,例如失業工人、政治抗議者等。由於影像節奏緩慢,他的作品也給人一種靜態攝影的印象。

館方表示,陳界仁在作品中對權力結構、歷史書寫和社會集體記憶提出詰問,他認為在過去一黨專政統治下,社會失去了身分認同,取而代之的是崇尚自由貿易、自由市場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

陳界仁於1960年出生在桃園內壢,距離1970年代成立的中壢工業區不遠。

陳界仁於盧森堡美術館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台灣曾是世界工廠,那個年代的年輕人,要打工都會去工廠,他自己就曾在生產線上工作,姊姊也是女工,一個年代的人共有的生活和背景,都與工廠有關。

陳界仁說,他曾拍攝聯福紡織工廠工人抗爭,當時已是惡性關廠後7年,「當媒體不報導,他們幾乎就是被遺忘」,這時候,藝術就有可發揮之處,「社會運動有高潮、低潮,在低潮時,藝術可以讓社會運動繼續下去,不會被遺忘」。

陳界仁以工人為題的錄影作品「加工廠」,在國外展了約200次。他認為,勞工問題全世界都有,台灣會成為加工業重地,也是因為當初歐美產業外移,如今台灣產業又外移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形成一個循環。

因此,他覺得不需要特別在作品中強調「台灣」,台灣與其他國家有共同點也有相異處,而「我們總是會與陌生相遇」,當代藝術很重要的一點是,抱著開放心情去面對不理解的東西,與不同文化、不同故事和生命經驗的人,透過不僅是語言的媒材交換故事。

他形容,展覽就像驛站,或像歐洲名著「十日談」中,人們在一個封閉場所交換故事,展覽也是一個交換故事、交換感性的地方。

有一次,陳界仁的作品在英國展出,導覽人員詢問看展的小學生,為什麼要看亞洲女工的影片?學童回答,因為要瞭解世上不同人的生活。導覽又問,導演為什麼要拍這麼慢節奏的影片?學童說,為了要讓人有時間思考。

這段對話讓陳界仁印象深刻,「這是很好的答案」,在展覽這個交換故事的場域,無論故事精不精采,至少有事件發生、讓人開始思考。

這次展出的影像作品共5件,包括敘述1980年代末期失業女工故事的「加工廠」;連結台、英兩地碼頭工人抗議的「路徑圖」;美國邊境管制政策及在台成立「西方公司」的「帝國邊界」系列一、二;以及「80後」青年在生活及工作上都缺乏扎實感的「幸福大廈」。

陳界仁個展展期到明年1月19日,館方特別為此製作法、英、荷語版導覽手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