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政院推動醫管整廠輸中 生技大老批掏空台灣

自由時報/ 2013.10.08 00:00
生技鑽石起飛 盼帶動產業

〔自由時報記者陳永吉、湯佳玲/台北報導〕行政院生技鑽石起飛方案今年將醫療管理服務納入發展重心,並規劃以「整廠輸出」的方式前進中國,希望帶動台灣生技醫療產業,但昨天出席「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的國內外生技大老對此砲聲隆隆,有大老直言根本就是要掏空台灣,還有大老認為以後優秀醫療人員都去中國,台灣剩下滿街的「蒙古大夫」。

曾任馬總統醫療小組召集人、現任醫管服務專案辦公室計畫主持人張珩,昨在BTC指出,要以醫療管理服務輸出帶動藥品、醫材、資訊等相關產業,拚二○一五年相關產品外銷產值倍增;他還說,如果有服貿協議平台,業者的經營可以比較穩定。

人才流失 台只剩蒙古大夫

但與會生技大老紛紛表達不同看法。國內藥廠健亞總經理陳正就說,他以一個路人甲的角色來看,這個計畫不應讓台灣的醫療人才、醫管品質流失,就是有一點影響都不可以,否則以後台灣「蒙古大夫」也多了。

他直言,台灣對中國輸出醫療服務的Know-how,「醫材、藥品就能落地生根?就能很快拿到藥證?這是不可能的嘛!」台灣現在的重點應該要持續發展自己醫管的品質,如何讓整個產業的產值能夠增加比較重要。

BTC委員蘇懷仁也質疑說,輸出醫療管理,對台灣政府、人民、產業到底有甚麼好處?能夠回來帶動多少台灣產業的成長?還是只是輸出的公司、醫生個人的成功?這個有必要先釐清。

維梧資本合夥人、BTC委員孔繁建也表示,現在大部分去中國的台灣醫院,很多都是失敗的,問題都還沒解決,要再輸出醫管到中國,就像「在鬆的沙灘上蓋大樓」一樣,風險很高。

楊育民呼籲 聚焦創新產品

會議中也有人提醒,考慮以中國為主要醫療輸出市場目標時,必須考量中國「醫生道德水準很低落」,我國醫療輸出可能反被對岸「殺得片甲不留」,將很可惜。

對醫管輸出問題,前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提醒說,以此銷售到中國的模式是危險的,因為兩岸醫療水準差異極大,對岸既得利益者將不會放手,要收帶動之效難,可觀察長庚前往中國發展醫院成果,台灣則應聚焦在創新產品或新藥領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