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楊祐寧:靠創意能走出更多可能

中時電子報/楊祐寧(演員): 2013.10.05 00:00
我2004年的時候演了第一部電影《十七歲的天空》,那時還是台灣電影谷底,但當時還年輕沒想那麼多,只覺得大家一起做電影很有趣很好玩。雖然非常幸運地得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但光聽到入圍就很不敢相信了,並沒有想過能對自己的未來帶來什麼幫助。

後來台灣電影一直低迷,收入沒那麼多,幸好我的家人一直很支持,而且自己家裡是開餐廳的,沒錢的時候就回家吃,至少餓不死。但電影這件事就好像一個魔咒,會讓你不想放棄地想要再試一次,一直等待一個機會,一直希望台灣電影可以走得更遠。

2008年《海角七號》之後,大家對台灣電影的關注才比較高,而且各種網路新媒體,讓藝人跟觀眾也多了很多互動的管道,台灣電影工作人員也越來越進步。我今年在《大尾鱸鰻》和《總舖師》兩部片都有不錯的票房,剛好都是比較本土在地類型的喜劇,像《總舖師》講的主要還是人的情感,到了國外還是可以打動不同地區的觀眾。

台灣電影本來就應該要有更多元化的類型,像是文藝清新類我們本來就很在行了,就該再多嘗試其他方向。像中國電影,雖然那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身為演員最會被吸引的倒不是市場,而是可以有機會在不同類型的電影裡嘗試不同的演出。台灣現在也已經有一些不同類型電影,但真的希望觀眾也能進戲院支持這些片子。或許我們在資金規模上打不過人家,但靠著創意還是可以走出更多不同的可能。(執筆:張士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