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聞天祥:金馬獎因公正而榮耀

中時電子報/聞天祥(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2013.10.05 00:00
我10歲時就有金馬獎的印象。1978年金馬獎改變賽制,先公布入圍名單再頒獎,會引起媒體討論。我因為喜歡李行的電影、喜歡林鳳嬌,很在意他們有沒得獎,就也關心起金馬獎。那一年頒獎典禮請來鳳飛飛表演,更讓我期待。

過去參加金馬獎的,一定要是國語電影,嘉禾、卲氏雖然是香港電影公司,但出品多是說國語,因此,80年代時常看到一些國語說不好的人得獎,例如葉德嫻,這代表金馬獎的開明和寬闊。台灣電影要到新電影時代才又拿到金馬獎,那是因為台灣新電影帶來了新美學,這也讓我了解原來電影不是只有說故事的魅力而已。

很多人以為金馬獎是台灣辦的,就應該多給台灣電影鼓勵,那就把格局和視野作小了。金馬獎之所以被稱為華人世界奧斯卡,便是它的公正性所帶給的榮耀。

80年代知名的香港巨星,如周潤發,都是因為被金馬獎認可才打出一片天。梁朝偉的第一座影帝就是金馬獎給的;更別說張曼玉、鍾楚紅、梅艷芳等人因金馬獎而確定地位;關錦鵬的《胭脂扣》在台上映前,差點被片商亂剪,因得了金馬獎,得以保留原貌。得到金馬獎不會推進票房,卻對演員和電影都有推力。

認清本質和目的很重要,金馬獎對電影的推動,來自一種態度。當合拍片蜂起、追求商業性,卻因還在磨合期不見火花時,像《不能沒有你》這樣獨立電影的出現就顯得感人,如同80年代選擇了許鞍華、徐克這樣的鬼才導演,也是想找出大家應該注意的方向和現象。

90年代更昭示了一個國際化、跨地域的時代,金馬獎於是從國語電影轉成華語電影,如今成為華人電影的平台。

(執筆:黃奕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