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接北市教局 林奕華著眼多元教育

立報/本報訊 2013.10.01 00:00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台北市教育局長1日交接,新任局長林奕華從丁亞雯手中接下印信,告別15年議員生涯。林奕華表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12年國教穩健上路,她期盼自己來自基層的思維能激勵教育局,創造更多與家長、老師有效溝通的方法。

▲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於10月1日正式上任,她表示12年國教制度面已底定,未來將盡力克服並解決執行面問題。(圖文/楊子磊)

除了穩健落實12年國教政策,長期關注特殊教育的她,將推動「客製化」實驗專班,並在議會推動《台北市國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草案》,讓多元教學型態能在台北自在發展。此外,明年將挹注3千萬經費改善公立幼兒園環境;將在技職教育推動「職優計畫」,投入1.28億元提升工科硬體設備與環境。

政策說分明 讓家長心安

林奕華認為,12年國教是中央拍板的國家政策,儘管外界批評很多,身為教育局首長責無旁貸要讓政策安穩上路,她會利用基層看到的教育狀況,檢視政策執行。

林奕華說,「適性揚才」是12年國教最重要的精神,讓孩子從國中開始探索職業性向。長期擔任議員的經驗讓她知道,家長的擔憂是因為不夠了解政策細節所致,尤其明年開始推動免試入學、國中會考,新措施難免令人擔憂。她承諾,教育局未來會主動出擊,深入校園舉辦說明會,尤其針對12年國教,設計出深入淺出的文宣品,甚至整理成懶人包形式,讓家長對12年國教更有安全感。

「老師的教學要更加精進!」林奕華斬釘截鐵地說,12年國教的成效得靠時間考驗,為此,未來高中職老師的教學必須更加活潑多元,有技巧地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校長的角色也必須跳脫傳統束縛,必須打造學校的辦學特色。她認為,國中會考模式即將脫離「背多分」的舊時代,未來的學生必須懂得思辨、找資料解決問題,並且懂得如何與人順暢溝通。

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沒有一個孩子應該被放棄!」15年的議員生涯中,林奕華一直關注特殊教育孩子的學習,她將加強學習弱勢孩子的客製化教育服務,為有嚴重適應困難、罹患亞斯伯格症學生開設實驗專班,關注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落實情形。她認為,底層客製教育若做得好,就能節省未來的社會成本。

增加家長多元教育選擇權上,林奕華將推動《台北市國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草案》,讓華德福、特殊身障學校、外籍學生、探索教育、森林小學等各種教學樣態都能在台北市發展。初步規劃「公辦民營」,活化公有閒置校舍土地,開放民間興辦。

對此,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陳怡光開心表示,這套法律來得晚,但正是時候。12年國教要「適性揚才」,成功要訣就是提供多元教育選擇,學校已經不能只停留在提供單種升學教育,這樣對孩子的適性教育沒有幫助。他相信,法案通過將有助於教育市場變得更加活潑,逼得公立學校做出改變。

不過他提醒,過去彰化、公館等學校部分家長想在校內辦理華德福,卻遭受部分家長反對,因此該類學校的設立不能出現一校兩制的狀況,此外,最好不要以學區劃分,而是以市為招生單位,如此才能讓家長擁有充分的選擇權。

弭平國高中歧見最棘手

此外,教育局明年將增加3千萬挹注公立幼兒園的硬體環境更新,擴增公立幼兒園班級數,從30班調整到42班,藉由增加公幼資源,減輕家長經濟負擔。針對技職教育部分,教育局明年度會把重點放在工科的環境設備改善以及產學接軌上,預計投入1.28億元。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表示,局長目前上任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要弭平國中端和高中端對於12年國教的認知差距,因為國中端的學生、老師、家長仍然只關注如何升上好學校,高中端則認為自己辦學都很優良;重點是成績排名機制,將優良學生都吸引到前面學校,兩方的歧見仍然相距甚遠。此外,他認為,教育單位的資源分配常常發生錯置的情況,導致光畫藍圖,不斷策勉教師努力,但經費卻沒有到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