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MR JAMIE專欄】無名的慢性死亡

WIRED.tw/林之晨 2013.10.01 00:00

親愛的網友您好:

從去年開始,相信大家已看到全球Yahoo!正在快速發展中,像是推出Yahoo!電子信箱、天氣App以及超級商城手機版等行動化服務、收購深獲年輕人喜愛的輕網誌Tumblr、針對Flickr大規模改版,提供免費1TB儲存空間,並在台灣正式推出Flickr網路相簿服務。然而為了重新聚焦在優化核心產品和加速開發創新服務,有時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經過審慎評估,我們將在2013年12月26日終止Yahoo!奇摩無名小站服務。

無名小站敬上 (Source)

8 月底,Yahoo 貼出了以上公告,宣布將在今年聖誕節過後拔掉無名小站的插頭,讓這個台灣出品,曾經名列全球前二十大網站,擁有 600 萬會員,比 Facebook、Flickr 都還早為廣大使用者喜愛的社群服務,一腳走入歷史。

當然我們可以怪新執行長 Marissa Mayer 狠下毒手,但事實是無名的死早從 2007 年就開始了。

當對手 Blogger、Flickr、Facebook、Twitter、Wordpress、YouTube、Tumblr 乃至於後期的 Instagram 都以超高時速在不斷進化的同時,無名幾乎是停留在原地。事實上,即使現在回到無名,我發現它與剛認識時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網路產品不進則退,無名在這麼久沒有好好更新的情況下,能夠續命這麼久,其實已是一種奇蹟。

網路效應

終究得歸功於無名早期建立起的龐大網路效應,不只是使用者與使用者間的網路,還有使用者與文章、照片、留言間的連結。一旦有了這樣的外部性,使用者會為了其他使用者而回來,也會為了站上的內容回來,因此即使無名的功能並沒有顯著的更新,網路效應仍舊維持了它對使用者的價值。

慢性死亡

但當競爭對手都在進步,你卻停留在原地,終究對新使用者而言你的吸引力將越來越低。老使用者緩慢的流失,新使用者不再加入,就形成了一個慢性死亡的曲線。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無名,被 News Corp 買下後停止進步的 Myspace,也遭遇了同樣的狀況。

起死回生

當你陷入了這個惡性循環,必須要靠重新發明你的產品才能夠突破它。不過歷史上少有公司能夠做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一個產品荒廢了這麼久,背後肯定是人才、文化與組織的問題。產品更新容易做,重整團隊、改造風氣才是真正困難的。近期最值得參考的大反攻案例,就是當年與 Flickr 齊名,擁有 60 萬付費會員的專業相片分享社群網站 Smugmug,在 2008 開始慢性下滑後,近兩年又奮發圖強,透過大幅更新產品再次振作了起來。

Lessons Learned

當試著創造有價值網路的服務時,網路效應常常是眾創業者追求的聖杯。但如果無名的案例給了我們什麼啟發,那就是證明了這效應的確存在,但並非無敵。創業者除了該思考如何快速積累強大的 Network,也得體認到產品終究是「活的」,如果沒有與時俱進,不斷重新校正與使用者的密合度,終將會在一波波時代洪流的沖刷逝去。

無名消失了,但我相信有一天,另一個從台灣出發,進而改變世界許多人生命的新產品,終將再次出現。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的分享

(Inspired by Ben Evan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