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建築行腳/船橋彰 沒去過,去就對了!

欣傳媒//江蕾台北報導 2013.09.30 00:00

關於建築人船橋彰的旅行,很難用一句話形容。沒有任何目的、任何想像、也沒有預設立場,關於旅行,他很輕鬆:「反正挑個沒去過的地方就對了」。

第一次獨自一人的自助旅行,是在東海建築研究所畢業、開始在事務所工作之後。跟許多上班族一樣,船橋彰每回出國旅行總是煩惱著該去幾天,天數太短不過癮,去太久了又得看老闆臉色。於是,他決定了一個「11天」的數字,他笑說:「請假的天數在老闆可忍受範圍,加上周末休假又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假期。」因為這個恰到好處的尺度,從那次開始,船橋彰開啟了他的「11日旅行計畫」,這個美麗的偏執,曼谷、清邁、首爾、上海......,每趟旅行,都給自己一個11的倍數。所以,他去了44天的印度以及88天的中南半島。

不建築的建築之旅

乍聽之下,船橋彰的旅行十分的「不建築」。除了學生時期跟著老師與同學人手一本《東京建築地圖》,在東京街頭按圖索驥、尋訪大師作品外,畢業之後的旅行,船橋彰似乎鮮少像其他的建築人般「追著房子跑」。

去年底剛結束了88天的中南半島之行,船橋彰說,台灣人對於紐約、東京、巴黎很熟悉,但對飛行旅程不到三個小時、深受華人文化影響的中南半島卻所知無幾,「既然如此,而且又沒去過,就去了。」整趟旅程,除了來回台灣的船和飛機外,88天之中,船橋彰全程搭乘火車和巴士,「陸行是了解文化最好的方式。」船橋彰在這88天中充分感受到了所謂的「國境」,其實並非如此的神聖概念,「『國境』的出現是晚於居民生活的,很可能因為戰爭或者國家間的利益交換,而把國境南移了三公尺,於是就突然變成別國國民了!」但是人的文化慣性,並不會因為國境南移而突然改變,船橋彰在88天中遊走於邊境之間,發現文化的流動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步行,最能了解人與空間的關係

在88天的旅程中,船橋彰最常做的事就是「休息」。因為中南半島步調慢、觀光景點少,「每天下午出門走個幾小時就可以看完了」,他不改職業病地說:「步行和坐在角落發呆最能觀察人與空間的關係。」船橋彰的旅程十分不按牌理出牌,常常到了一個城市之後,才思考下一個地方要去哪裡,唯一的堅持是「住的地方一定要挑空間有特色的」,無論是便宜或者高級的飯店,船橋彰十分在意房間與外部空間的關聯,不管內部裝潢多麼時尚新潮,內外部空間的配置給人的感受才是最直接的。

問到下一個目的地,船橋彰依然不改「11天的偏執」,這一次,他希望能展開一段121天的旅程,「可能是中國吧,阿姆斯特丹我也很想去,那是一個對建築十分包容的城市」,看來不到最後關頭,旁人和他自己都無法確定下一個目的地會是哪兒。

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