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拔一條河桃園版 楊純碧奪師鐸獎

自由時報/ 2013.09.28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原本只想作為出國深造前體驗人生的過渡工作,沒想到用『拔河』拉住弱勢學生的人生,帶他們『向後退』,勝出惡劣的家庭環境時,自己也被『拉住』再也走不開…。」榮獲今年師鐸獎的桃園縣仁美國中體育老師楊純碧,十年來帶領學生奪下全國三大賽冠軍、十多座拔河金牌,和電影《拔一條河》的高雄甲仙國小同樣感動人心。

72位優秀教師 獲教育部表揚

今天是九二八教師節,教育部昨在陽明山中山樓盛大表揚七十二名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服務滿四十年的資深優良教師。

楊純碧是國立體育大學運動心理學碩士,人生目標原是出國拿博士,回國在大學任教。楊純碧表示,仁美國中校長要她組拔河隊時,「沒錢、沒專業,也沒有拔河用的鞋子及拔河道,練習就拉籃球架、拔樹根。」學生們因家境不好、營養不夠、個個瘦小,八個隊員上場總體重竟比對手隊少了四十公斤、等同少一個隊員。

第一年的拔河隊學生還在賽前打架,讓楊純碧氣到宣布「解散」,孩子跪著求老師回來,師生抱頭痛哭後順利參賽;為養壯孩子,她一度帶著學生做資源回收,把轎車塞滿回收紙張,也只變賣到四百元。

「不少學生叫楊純碧『媽媽』,但她迄今未婚也沒有男朋友,全奉獻給拔河隊。」仁美國中校長謝益修表示,她經常當司機接送學生參賽返家,天沒亮就載著學生從埔心到龍珠灣訓練,往返路程近五十公里,還煮晚餐給學生吃。

楊純碧表示,她很感謝父母體諒她曾把薪水拿來養別人小孩,還送很多回收物贊助,師鐸獎將獻給父母和一起努力過的學生。

為弟投身特教 劉佳玲最年輕獲獎

卅一歲的雲林縣崇德國中老師劉佳玲,為了小九歲的重度自閉症弟弟立志當特教老師,帶著弟弟順利從國中畢業後,小愛轉成大愛,照顧更多特教學生,昨天成為十三年來最年輕的師鐸獎得主。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小老師周明傑,當老師廿六年,為傳承排灣族音樂,在偏遠山區帶著排灣族學童,錄製原住民音樂CD,兩度榮獲金曲獎,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他表示,看到原住民學童認同自己的母語和文化,建立起自信,比拿到學位更快樂、有成就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