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西南海域可燃冰 估可採50年

中央社/ 2013.09.25 00:00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25日電)中山大學海下科技能源研究團隊9月初在墾丁外海採集一批高濃度可燃冰,研究人員今天順利點燃,初估可供開採50年,燒起未來新能源發展生機。

「海研五號」今年2月在台灣西南海域探勘,發現海床藏有厚厚一大片可燃冰,且有氣體溢出。

所謂可燃冰是指甲烷等有機氣體分子的天然水合物,在高壓及低溫環境下被籠狀架構的水分子所包合,形成類似冰狀的白色固體,也稱甲烷水合物。

中山大學海下科技能源研究團隊9月3日至9日再搭「海研五號」出海,在墾丁西南方約10浬處,水深400、500公尺的海床岩心處採集到12支濃度極高的可燃冰,因氣溫及水壓變化,上船時都已化為甲烷氣。

研究人員利用排水集氣法,封存甲烷放入冰筒保存,並當場以針筒抽取點燃,隨著針筒上冒出藍色火焰,也點燃了台灣能源未來發展的希望。

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長王兆璋說,過去雖曾探測到台灣外海海域有甲烷氣存在,這是第一次採集點燃海底甲烷氣,且從人員、設備及技術全是MIT,這項突破對台灣海底能源探測技術的研究發展是一大突破,也是台灣首度點燃海底下採集的甲烷氣,別具意義。

他說,現在仍在試鑽階段,距離試探採,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探採技術也有很大進步空間。

王兆璋說,可燃冰存在高壓低溫環境,溫度壓力改變就會氣化,這次的採集證實海床下蘊藏豐富。採集可燃冰從海底採集完成要送到海面上至少耗時30分鐘,加上水壓變化,往往讓海底下乒乓球大小的可燃冰,到海面上就變成西瓜般大。

中山大學海下所副教授陳信宏說,從影像中可見不同的海底底質和底棲生物特徵,包括礫石塊、魚、蝦、螃蟹、珊瑚、海星、貝塚等生物聚落,也於9月6日取得水下一連串甲烷氣噴冒的即時影像。

以深海攝影機確認地形特徵及甲烷可能蘊含處後,研究團體接著利用活塞式岩心採集器進行底質取樣,第1次採集的6米取樣管幾乎裝滿岩心,現場量測管內的甲烷濃度達1萬9000ppm,接著同點位第2根採集的岩心,甲烷濃度更高達2萬1000ppm。

研究團隊初估,台灣西南外海的台灣灘可燃冰蘊藏可提供台灣50年所需,希望研究有助商業開採,中山大學也將研究設計保壓瓶,以便保存採集到的深海可燃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