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喝豆漿能夠補鈣,只因為閩南語「豆奶」裏頭有一個奶字?!根據董氏基金會做的調查指出,發現許多國小的老師,或是職員,尤其年紀大的老師會認為,豆漿的閩南語裡有個奶字,就能夠取代牛奶,替學童補鈣,簡直錯很大!
豆漿閩南語有奶字 不代表可取代牛奶!
董氏基金會一年內問卷調查全台50所國小1萬2851位一到四年級小學生,探究學童乳品及飲料攝取習慣,這次調查看到8成8學童有喝牛奶的習慣,雖然喝牛奶的小學生比以前多,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在校園衛教活動中,不時發現家長、老師、校園午餐秘書人員、老師等,以為豆漿(閩南語為豆奶)、米漿(閩南語為米奶),都有「奶」可以補鈣,年紀大愈是如此,如果餐費預算有限,會直接以豆漿、米漿取代牛奶。
別再誤會豆漿能補鈣!
而成長中的孩子可以每天喝2份奶,做為鈣質來源,如果常喝含糖飲品,鈣質又吃不夠,容易太胖或太瘦、長不高,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也發現,常吃高油糖鹽飲食,易導致體內鈣質流失,並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率,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機率。
雖然只有4%的小朋友平日喝豆漿或米漿,許惠玉提醒,這兩種飲料的鈣質含量遠遠不如傳統的板豆腐,也不如盒裝豆漿,家長別再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