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歲月 張照堂影像回顧台灣經典

民生@報/陳小凌 2013.09.12 00:00
圖說:資深攝影家張照堂談起攝影熱情依舊。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歲月,對台灣資深攝影家張照堂來說,不僅是時光的流逝,更是自己人生的告白;從初、高中時的「少年心影」、大學的「存在告白」,進入社會工作後的「社會風景」與「內心風景」,一直到2005年後用數位相機與手機的拍攝等等。從現實到非現實,從具象到抽象,從傳統到數位,從黑白到彩色,似乎歲月就像一條河,蜿蜒流轉,在河流中過渡,一渡一光景。

張照堂1943年出生於台北板橋,初中時,因為大哥的一台120相機,開始對攝影感到興趣,成功高中時在學校攝影社跟著攝影前輩大師鄭桑溪學習,從此展開了超過50年的影像生涯,第一次與老師鄭桑溪的師生展「現代攝影雙人展」,因為拍攝手法不同以往,受到矚目。今年滿70歲的張照堂,身兼攝影家、作家、電影工作者等身份,是推動台灣攝影現代性發展的關鍵人物,更是50年代後期以來台灣社會的時代記錄者之一。

「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今天在北美館舉行,他說:「歲月」是他自2005年持續發表文章與展覽的名稱,再結合自己的名字「照堂」為展覽標題,海報設計則選擇他20歲(1963年)的自拍像為主要視覺;在回看過去的同時,攝影家用鏡頭反映當下社會風景,以藝術表現對社會的關懷,為此,他選擇呈現在展場入口的兩件大型影像輸出,即是呼應對近來受各界關注的軍中人權與反核議題的關心。

「隨時走路,即時在場」是張照堂對攝影工作者的定義,持續不停地親近接觸,觀察思考、捕捉瞬間,也因此在他所經歷的年代歲月裡,對人的存在價值與時空歲月的深刻觀照下,他的影像呈現出疏離、荒謬中獨具詼諧的特質,在影像中融入更多超現實的視覺語彙,藉以表達及詮釋生命與人的自我的存在狀態。作品反應時代的脈動和歷史的見證。

張照堂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拍照好像一種習慣,就是說那一天,如果你沒有出去拍,你會覺得怪怪的,身體不太舒服這樣子,現在年紀大了 當然不太一樣了。拍也拍過那麼多照片,體力也不是那麼的好,但不會放棄拍照, 我早上運動,都會帶著相機或者手機,那個熱情都還在。」

19歲時(1962年)於板橋自家陽台的自拍「無頭」人像,成了他日後最為人熟悉的創作系列之一;在照片裡,張照堂的的身影投射在牆上,頭部恰好被牆的上方截去,以無頭照的形象呈現,後來陸續發展的無頭系列,啟發台灣攝影發展上的獨特概念式手法。

1970年代張照堂進入電視台,展開13年的攝影報導生涯,製作許多與民間文化、生活藝術相關的紀錄片,如《美不勝收》、《映象之旅》等發掘大自然、民俗風情的景像;或是如《王船祭典》、《再見洪通》、《紀念陳達》等紀錄片,在現實的故事基礎上,以剪接與音樂配置塑造具獨特意境感受的人生風景。

1980年代中期以後,藝術家將鏡頭由「社會記憶」轉向「內心風景」,運用畫面構成與人物形態,在生活的移動中,用鏡頭捕捉對生命的隱喻;同時他也拍攝許多一些異質怪誕的景像,如真實或人造的人體形象、動物或標本等,捕捉日常生活中狀似虛擬、卻是真實存在的荒誕情境。

2005年後張照堂開始使用數位相機與手機拍照,因為機械輕薄短小,更能體現攝影家所說的「隨時走路,即時在場」的狀態,同時也因為數位機械的使用,他的作品開始出現色彩創作,同時他以系列方式創作《夢遊-遠行之前……》與《台灣-核災之後……》兩組作品,這些影像是不同時空、事件,充滿攝影家誠摯的關懷與同理心。

這幾年來,他和攝影界積極推動成立攝影博物館和大學攝影系,他說:「攝影這個媒介,在世界各國非常重視,成為顯學的一部分,但我們的教育部總認為只是視覺,影像,沒那麼重要 其實老實講,他們都沒有跟上時代,應該趕快有攝影系的成立。」

此次回顧展展出張照堂自1959年創作至今的400多件攝影作品(包括印樣、未經發表的肖像系列、數位相機及手機拍攝的組構影像系列)、8部紀錄片與電視影片;一些攝影原作、繪描、塗鴉、札記、拼貼等,以及由藝術家撰寫有關台灣攝影家的文稿、主編書籍等文件;同時,以「展中展」形式重現藝術家在1960年代參與「現代詩展」與「不定形展」的實驗性裝置作品,相當完整的呈現張照堂的影像美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