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評/九月政爭 讓馬賠掉了最後的善良形象

NOWnews/ 2013.09.12 00:00
記者陳思豪/特稿

九月政爭在王金平遭註銷黨籍後暫告段落,這場宮廷大戲,幾乎可以斷定馬英九第二任期,將在政治惡鬥、朝野對立的狀態下畫下句點,而人民對馬英九最後一絲的期待,以及他善良的本質,忠厚的形象,也在本次事件中徹底破滅。

過去評斷馬英九,有人說他無能、學者治國、菁英主義、眼光狹隘、小圈圈用人、舉棋不定,但比起國民黨守舊、傳統、世襲甚至讓人厭惡的黑金政治文化,他至少保有清新、超然、公正的底線,與飽受爭議的張通榮、劉政鴻相比,人民還是對他有更高的期望。但從記者會上惡言,縱容總統府副秘書長與在野黨唇槍舌戰,咄咄進逼的嘴臉,那僅存的欣慰早已成雲煙。

馬英九政治生涯倡導清廉法治,但他縱放特偵組用濫權監聽方式取得王金平的對話內容,更讓檢察總長跳過正常程序,進入官邸內跟他咬耳朵,最後在當事人尚未申訴情況下,透過國民黨考紀會對王開鍘,儘管能用法條和詭辯,自我安慰這一切符合程序,實際上,卻毀了他多年標榜的憲政體制與司法獨立。

考紀會舉行前半小時,馬又召開記者會,儼然公開下場指導棋,最後,不僅不對外公布考紀委員名單,開門後又宣稱是集體共識決,手法等同一場黑箱作業。最讓人嗤鼻的,是馬最後還在考紀會上,主演了一場自比諸葛亮揮淚斬馬稷的戲碼,這等內容何止矯情做作。

九月政爭以前,台灣因核四、服貿協議、大埔等事件動盪不安,行政部門法案在立法院全部無法動彈,但大家對馬尚存一絲期待,或許在任期的尾聲,他能大破大立替自己爭取些許歷史定位。

如今,別說法案推動,光是立院院長人選、憲政改革,檢討違法監聽、總統職權就可能讓朝野爭吵不休,更別說朝野原本薄弱的互信基礎,已在本次事件蕩然無存。

最後,儘管對這一切感到失望,但九月政爭還是具有不少正面意義,至少讓台灣人民認知到我國憲政法治、總統權力,還有更進一步改善空間,台灣過去不也就在這種吵鬧、惡鬥中不斷提升。

此外,大家的聲援,應是厭惡馬英九透過司法打擊異己、漠視憲政民主法制的大惡,回過頭來,也不該漠視存在關說文化的小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