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工研院與中鋼呼籲創造藍色經濟 讓廢棄物變黃金

鉅亨網/鉅亨網記者黃佩珊 台北 2013.09.12 00:00

工研院舉辦「ITRI FORUM-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Innovation環境永續與創新商機論壇」,由左至右為材化所蘇宗粲所長、中鋼鄒若齊董事長、「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鮑利(Gunter Pauli)、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劉振邦,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今(11)日舉行「ITRI FORUM-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Innovation環境永續與創新商機論壇」,邀請「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 鮑利(Gunter Pauli)闡釋藍色經濟概念,也就是強調的是生物圈相生相息,才得以永續。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表示,台灣產業科技在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上,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中鋼指出,中鋼在能源環保方面已付出許多心力,並落實節能環保的普世價值。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說,科技研發不僅要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與舒適,更要積極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台灣99%以上能源都仰賴進口,其中工業用途占50%以上,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非常少,因此,節約能源是勢在必行。

徐爵民強調,美國總統歐巴馬於今年6月提出的《Climate Action Plan》,列出美國使用潔淨能源的經驗,首先就是要大幅降低碳排放,例如用天然氣取代燃燒化石燃料,並且使用先進技術的太陽能、風力發電;其次就是改善交通運輸的碳排放,以及冷凍空調的效能等等,顯示節能減碳與永續環保已是全世界的趨勢。

徐爵民說,工研院近年來致力於永續創新Eco-Innovation研發,例如將過去被認為是廢熱、廢碳的製程廢料,經過研發人員的努力,搖身一變成為可再利用的黃金;包括應用在產業界與中鋼合作的廢熱回收「TEMM熱電材料與模組技術」、台泥「鈣迴路二氧化碳捕捉」技術;以及利用農林漁牧廢渣且在今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肯定之「零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均是永續創新案例。

再次造訪工研院的教授剛特‧ 鮑利(Gunter Pauli)表示,在挑選藍色經濟案例時,是經過嚴謹的方法與程序,包括三個步驟:先偵測(Scan)再篩選(Screen),然後執行(Implement),執行時不要被冗長的行政程序、可行性評估、預算所綁住,「Just Do it」就對了。而「藍色經濟」強調的是生物圈相生相息,例如一顆大樹的養成,除了需要陽光、空氣、水,還仰賴它所依附生態系統,包括大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蜜蜂、小鳥、螞蟻、蚯蚓等共同做工,才得以永續。

剛特‧ 鮑利說,人類對於資源回收的觀念,應要有所革新,要從廢棄物的管理,導正為泛指所有資源的有效利用,讓廢料也可以變成養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拿咖啡的廢料來培植菇類,目前此一衍生的商業模式也正在擴大,估計此波商機將可帶來可觀的工作機會。

中鋼董事長鄒若齊指出,近年來全球暖化已成為人類共同威脅,而中鋼在能源環保方面也已付出許多心力,成立以來投資相當多的環保節能設備,而中鋼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之「TEMM熱電材料與模組技術」,不僅落實節能環保的普世價值,也整體提升了產業界在綠色經濟的競爭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