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看上海 台灣應加速自經區落實

中央社/ 2013.09.08 00:00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擬加速推動,專家評估台灣非金融中心,國際化不深,對台影響不大,應著力於具體化自由經濟示範區。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副所長呂曜志說,上海要成為中國金融中心,且中國一直要讓上海取代香港,包含發展金融商品多元化,促進上海金融國際化;勢必對於扮演人民幣主要境外操作地的香港衝擊甚大,新加坡應同感緊張;但台灣沒有扮演相關角色,影響應不大。

他也提及,上海也推保稅區,讓貿易更便捷,有意透過區域計畫,即區域貿易與金融中心,讓有錢的區域帶動較窮區域的發展;運用上海與其他個體,例如保稅區等的串聯,讓發展自上海往外擴展;不過這與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訴求的功能不一樣。

呂曜志分析,台灣的自經區的功能是為了自由化,即讓國內法規限制鬆綁,包含人流、國際醫療、投資等,吸引的對象不一樣。

換句話說,是要讓台灣產業自由度提高,以利與國際市場接軌,助益台灣洽談加入美國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前,完成法規鬆綁等要件。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香港的自由貿易示範區,要件是金融強,因為自由化,且有英式法律支撐運作,與上海兌換人民幣的區域金融中心功能有所不同;又香港扮演航運角色,運輸的是珠江三角洲物流,與上海運輸長江三角洲物流不同。

他並說,台灣並不是金融中心,市場也沒有那麼國際化,目前初步看來,上海試辦人民幣自由兌換,對香港及台灣影響大的評估,他持懷疑觀點。

孫明德進一步指出,上海對外匯是有管制的,香港則是完全開放,除非上海開放程度與香港及新加坡一致;但初期仍看不出,因此對比香港、新加坡,上海可說是新的經貿特區或區域金融中心,但仍不是人流、物流、金流都完全開放的自由貿易示範區。

呂曜志建議,相對於上海作為區域一體化角色,中國大陸要擴散上海能量,自然會找金融作為支助產業,因為金融一直是中國近7、8年來改革紅利最好的產業;台灣應該強化與上海的金融合作,但是不必太在意國際組織對台灣投資環境的各種評比。

他認為,國際評比組織也多是詢問跨國企業經理人意見,事涉他們在各國經營經驗,難避利害關係,沒有客觀的測量模式與指標,台灣應確認自己的政策效益,努力做好開放評估,減少傷害。

對於世界經濟論壇(WEF)質疑,台灣政策不穩定、缺乏效率的政府官僚體系、創新能力不足、限制的勞工法規等問題。孫明德建議,國際組織對台灣評比投資環境的失分問題早就存在,與上海推動自由經貿政策無關;台灣應該加速審視推動自經區以來,例如法規鬆綁不成熟等問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